習普會 中俄生機更勁
習普會:中俄關係的新動向
近期,中俄領導人習近平和普京在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後不久,通過視訊會議強調了「深化戰略協作、堅定相互支持」的立場。這一系列動作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在美中俄三角關係中,中俄合作被視為對抗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手段。
中俄合作的背景
中俄兩國在面臨各自的結構性挑戰時,選擇了加強合作。中國在高科技和國際金融領域面臨美國的圍堵,而俄羅斯則被歐美孤立。因此,中俄之間的合作更多地是一種暫時的「利益結盟」,旨在互相提供政治和經濟支援。然而,這種結盟的深度充滿變數,因為歷史和地理因素導致彼此之間的戰略互信並不牢固。
中俄關係的變數
近期,習近平在中國新年前夕視察北部戰區,並強調加強戰備,針對可能的突發情況。這一舉動被解讀為中俄關係可能出現變數,甚至不排除衝突的可能性。北部戰區的指揮範圍涵蓋中國東北三省、山東及內蒙古,作戰方向主要針對俄羅斯。
美俄關係的新動向
川普上台後,與普京進行了關於俄烏戰爭的談判,中國的習近平顯然被邊緣化了。這一系列動作引發了中俄關係的變化,俄羅斯似乎開始與美國靠近,中國的角色則變得尷尬孤立。美俄結盟的可能性對中俄關係產生了嚴重影響,中國不得不調整其外交政策以應對這一變化。
對臺灣的影響
在美中俄三角關係升溫的情況下,臺灣面臨著新的挑戰。美方可能會強化印太地區的軍事布局和外交施力,臺灣需要持續深化與美國的安全協作,同時維持國防自主以確保自身戰略地位。
結論
中俄關係在美中俄三角博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其合作的深度和穩定性仍然存在變數。隨著美俄關係的新動向,中俄關係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需要謹慎應對這一系列變化,以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和國際地位。
資料來源:
[1] talk.ltn.com.tw
[2] p-articl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