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疑似詐騙短訊!#字開頭!市民收到立即報警!

疑似詐騙短訊警告

近日,香港市民收到多宗懷疑詐騙短訊,內容涉及釣魚網站,發送人名稱以「#」字開頭。這些短訊引起市民的高度關注,因為「#」字開頭原本是通訊辦推出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識別標誌,旨在確保發送人身份的真實性。

背景

通訊事務管理辦公室自2023年12月28日起實施「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要求電訊服務供應商、銀行及政府部門等參與登記。登記後,發送人名稱會以「#」字開頭,以便市民識別真實的發送人[2][3]。

詐騙手法

不法份子可能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例如「偽基站」,來發送假短訊。這些「偽基站」通常藏在汽車上,能夠在特定範圍內發送詐騙或推銷短訊[2][3]。即使發送人名稱以「#」字開頭,市民仍需保持高度警覺,因為騙徒可能破解或模仿這種識別標誌[3][4]。

專家意見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這種技術並非新興,早在十多年前內地就有相關案例[3][4]。他提醒市民要注意連結的名稱,確認網域是否正確,以免誤點連結。

防範措施

警務處長蕭澤頤呼籲市民收到任何短訊時,千萬勿隨便點擊短訊中的連結,並鼓勵市民使用「防騙視伏App」舉報可疑電話和網站[1]。
通訊辦提醒市民,無論短訊顯示任何發送人名稱,都不應隨便開啟連結或披露個人資料[2][3]。
– 市民如收到可疑短訊,應立即聯絡通訊辦或警方提供資料,以便跟進[3]。

法律後果

根據《電訊條例》,任何人如沒有適當牌照管有或使用任何作無線電通訊之用的器具,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10萬元及監禁5年[2][3]。

資料來源:

[1] topick.hket.com

[2] www.hk01.com

[3] www.singtao.ca

[4] www.singtaousa.com

[5] st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