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生會參選人IG宣傳引爭議 被取消資格入稟求覆核
嶺南大學學生會副會長賴卓賢因為在選舉過程中使用Instagram進行自我宣傳而被指控違反選舉規則,最終導致其參選資格被取消。這一事件不僅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還使賴卓賢決定入稟高等法院,要求對選舉主任的決定進行司法覆核。本文將深入探討事件的背景、過程以及可能的後果,並對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背景及事件經過
嶺南大學學生會的選舉本應是一個民主而開放的過程,然而,賴卓賢在去年參選校董會、諮議會及教務會的過程中,因使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而遭到校方選舉主任的質疑。據報導,賴卓賢在Instagram上發布了多個宣傳帖文,並在校內張貼海報來推廣自己的參選活動。選舉主任認為他這一行為是利用非官方渠道進行自我宣傳,因此認定其違規,隨即取消了他的參選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決定不僅撤銷了賴卓賢的參選權,還對他未來的政治生涯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學生會中擔任重要職位的他,原本有望在學生代表中擁有一席之地,但因為此次事件,其前途蒙上了陰影。
賴卓賢的法律行動
隨著事件的發展,賴卓賢決定不甘示弱,採取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利。他於不久前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質疑選舉主任的決定是否合乎法律。他指出,選舉主任的決定存在程序上的失當,並要求法庭宣告該決定違憲,推翻選舉結果並要求重新舉行補選。
這個舉動不僅是對自己權益的保護,同時也引發了對於選舉公正性和透明度的討論。許多學生和社會人士對於校方的做法表示不滿,認為這一決定損害了學生會的民主形象,並可能會引發更多學生對參政的畏懼。
社會反響與未來影響
此事件在校內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許多人認為,賴卓賢的案例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反映了香港高等教育機構中學生會運作中的掠影和隱憂。面對這一事件,學生們開始質疑學校在選舉規則的制定和執行上,是否存在偏頗與不公。
在未來,此事件的結果將可能對其他參選者和學生會選舉的運作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法院支持賴卓賢的訴訟,則可能會改變學生會的選舉規則,促使校方重新檢視選舉管理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反之,若法院駁回其請求,則可能會對學生參與政治活動的熱情造成打擊,進一步削弱學生會的活力。
總結
嶺南大學學生會副會長賴卓賢因利用社交媒體宣傳而被取消參選資格的事件,不僅引發了校內選舉的爭議,還對整個學生會的運作方式提出了挑戰。賴卓賢的法律行動代表了對於公平選舉及學生權益的堅持,而未來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到大學內部的政治生態。這一事件強調了在當今社會中,社交媒體所扮演的雙刃劍角色,以及學生應有的發聲權力。
來源文章連結:
嶺大學生會參選人用IG宣傳被指違規遭取消資格入稟求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