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今年試行新模式降建造成本
發展局:先行先試模式下的建造成本減省策略
引言
香港的建造成本一直以來是困擾政府和市民的重要問題。隨著房屋需求上升及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如何有效降低建造成本成為當前的迫切課題。最近,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公開講話中提出,以「先行先試」的模式進行新材料及新技術的應用,以期達到減建造成本的目的,這一創新策略無疑將為香港的建造業帶來新機遇與挑戰。
減建造成本的背景
香港的建造成本高企,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繁瑣的法規和批核程序。這導致了建築項目的延誤和預算超支,使得許多公共住房和基建工程進展緩慢。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成為切實可行的改革方向,隨著科技的迅速進步,特色建材和智能建築技術的使用越來越成熟,能夠顯著降低時間成本及人力成本。
先行先試的模式
根據發展局的計劃,從今年開始會推行「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模式,意味著一旦某項新技術或建材通過試點驗證,即可迅速應用於實際工程中。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加快新技術的實踐應用,更能夠有效縮短整體建造時間,實現成本的節約。
先進科技的應用
發展局強調,未來將積極採用先進科技,例如建築信息模型(BIM)、3D打印技術等,來提升建造過程的效率。這類技術不僅能提升設計的準確性,還能在建築施工階段進行即時監控,從而減少錯誤和重工的發生,降低整個工程的成本。
減少建設成本的具體措施
優化採購流程
發展局已經制定了四大方向來應對建造成本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優化項目的採購流程。傳統的採購方式往往會導致不必要的開支,採用新的模式如設計與建設一體化(DB)可以減少承包商之間的協調時間,從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精簡審批流程
繁瑣的批核流程是造成建造延誤的重要因素,發展局計劃將推進精簡審批流程的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負擔,促進建造項目的快速進展。這一舉措不僅能帶來建造成本的節約,還能提高香港建設行業的整體效率。
提升工人技能
在推行新技術的同時,加強工人對新材料和技術的培訓至關重要。發展局已計劃與相關機構合作,開展持續的職業培訓計劃,提升建造工人的技能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建設模式及需求。
結尾
在不斷上升的建造成本面前,發展局的「先行先試」模式展現了對香港建造業新方向的探索。透過先進科技的引入及流程的優化,香港有望在未來實現更有效的資源利用,促進經濟發展。政府的努力雖然面臨挑戰,但卻是重塑香港建設格局的重要一步。透過這些勇於創新的措施,期待能夠為廣大市民帶來更美好的居住環境和基礎設施。
參考資料
– 發展局:今年起以先行先試模式減建造成本採用新材料及技術
– 發展局:今年起會以先行先試模式推行減低建造成本策略措施
– 發展局:善用先進科技及建造技術降低成本及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