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歡:MiC組裝合成房不公道

引言

香港的住宅問題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特別是在難以觸及的樓價和不斷攀升的需求之下。最近,房委會宣布將在2024年推出一系列居屋單位,這引發了不少討論。特別是「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及相關的法律規範,成為了廣泛關注的話題。為了更好理解這一問題,我們需要深入分析房委會的相關政策及建築法的影響,尤其是對消費者的影響與公共利益的保障。

居屋2024的推出背景

房委會政策與市場需求

根據報導,香港房委會將在2024年第二季推出包括觀塘安柏苑、東涌裕興苑、啟德啟盈苑、屯門兆湖苑和油塘高曦苑等多個新屋苑,共計提供7,132個居屋單位。這是對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的一種響應。根據過去的數據,香港的房屋供應一直無法滿足需求,憑藉政策調整來緩解住房問題是當前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

MiC建築法的應用

房委會計劃在這些新屋苑採用MiC建築法,這一方法因其可提升建築速度及效率而受到青睞。然而,MiC也帶來了一些爭議。例如,江玉歡議員指出,房委會對於建築方法的披露並不充分,讓購房者難以全面了解居屋的質量及其潛在的風險。這一政策的透明度及符合性都將影響買家的信心。

MiC的法律現狀與社會反響

法規背景

目前,房委會的發展項目不受《一手樓銷售條例》相關規範的限制,這意味着在售樓文件中,房委會無需披露其具體的組裝方法。這項規定引發了多方關注,特別是業主及潛在買家對於房屋質量的擔憂。若購入的單位存在隱患,而這些隱患又未在合約中清晰列出,無疑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MiC建築法的爭議

在採用MiC建築法的啟欣苑中,已有超過70宗單位因不滿意的設計或施工而進行撻訂。這種現象引發了議員對房價下滑及不佳的建築質量之擔憂。特別是在烏龜的設計以及預製間格的方面,業主無法隨意改動廚房及廁所的布局,這讓人質疑這一建築法是否真的適合在香港這樣的市場上使用。

市場的期待與顧慮

顧客的期待

許多買家希望透過居屋計劃能夠實現自己的住房夢想,尤其是對於首次置業的年輕人來說,居屋是進一步融入社會的重要一步。因此,對於居屋的質量、設施及各種權益保障成為了他們最為關注的焦點。

風險與挑戰

然而,與此同時,面對的不良售後服務、建築質量問題等挑戰不可忽視。近期疫苗機會的變化、樓市環境的波動都讓潛在的房屋購買者感受到壓力。此外,由於MiC法的特點,許多顧客對於未來的市場價值及房產增值潛力表示不安。

結尾

總結與未來展望

面對居屋2024的推出,香港的住屋政策仍在調整中,MiC建築法的運用雖然提升了建築速度,但在透明度和質量控制上卻存在不少疑慮。如何在推動住房供應的同時,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市場的穩定性,是未來政策制定者需要思考的核心問題。

總體而言,這一系列政策將如何影響大眾的生活指引著未來的政策走向。隨著香港樓市的不斷變化,只有不斷改進的政策和透明的市場環境,才能夠最終讓所有市民享受到更為安穩及滿意的居住條件。

來源

居屋2024將開售│房委會毋須披露MiC組裝合成江玉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