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接報修課程投訴增一成 理財課推海外物業

引言

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選擇合適的進修課程對每一位求學者來說都是一個極具挑戰的任務。不過,隨著選擇的多樣化,相關的投訴和問題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在退款條款、課程質量等問題上。最近,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進修課程的投訴數量激增,尤其是關於100%退款保障的理財課程和海外物業銷售。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問題現象的背後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消費者對這些課程的警覺性。

投訴現象的急劇上升

根據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近期接獲的進修課程投訴數量激增,尤其是一些以100%退款保障作為賣點的課程。這類課程以理財、投資為主題,通常會吸引大量對財務知識有需求的消費者參加。然而,實際情況卻並不理想,許多課程的質量遠未達到預期,甚至部分課程存在誤導成分,導致學員在付出高額學費後,不僅未能獲得有效的知識和技能,還遭受了經濟損失。

消費者委員會指出,近年來有關海外物業的投訴也顯著上升,甚至在今年的投訴中,涉及數量已經上漲了超過100%,這不僅令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影響,也引起社會對於市場監管及行業標準的反思。

退款保證的模糊性

「100%退款保障」這一吸引人的標語,實際上常常伴隨著模糊的條款和條件。許多消費者在報名時未能清楚了解這些條款,甚至部分業者在這方面故意設置障礙,讓學員在退款時遭遇困難。例如,一些課程聲稱在特定情況下可提供退款,但當學員要求退款時,卻常因各種理由被拒絕。這種不透明的退款政策無疑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侵害,而消費者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往往難以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海外物業投訴的頻發

除了學習課程,買賣海外物業的投訴情况同樣不容忽視。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投訴的數量在近年來呈爆炸式增長,平均每宗交易涉及的損失高達37萬元港幣。很多消費者在缺乏充分信息的情況下,選擇了通過代理商投資海外物業,然而,若投資項目未達預期,或遇到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消費者的損失往往會令人心痛。因此,對於這類交易,消費者更需謹慎選擇,並尋求法律意見,維護自身的利益。

課程質量的監管不足

在不少進修課程中,課程質量參差不齊是廣為人知的問題。雖然許多課程在宣傳時會強調老師的資歷及課程內容的先進性,但實際上,許多參與者卻表示自己在課程中未能獲得應有的知識或技能,甚至對這些課程感到失望。根據消費者委員會的調查,許多投訴涉及的問題包括誇大課程效果、教學質量低下等,這些問題無疑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及監管機構加強監督,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結尾

在選擇進修課程時,消費者應提高警覺,仔細閱讀條款和條件,並尋求專業的建議和評估。此外,有關機構和教師亦應提高自己的道德標準,確保提供真實的課程介紹和優質的教學內容。面對不斷上升的投訴數量,社會各界應加強合作,推動相關法規的完善,為消費者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公平的學習環境。當然,消費者自身也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判斷能力,才能在這個信息不斷更新的時代,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資料來源:消委會接進修課程投訴增100%退款保證無保證理財課賣海外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