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提醒:強積金取消對沖,僱主需提前準備,解僱不會省錢

隨著香港政府宣佈將於2025年5月1日全面取消強積金的對沖安排,這一決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尤其是在僱主和僱員之間的影響。強積金制度作為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自2000年起推行,對基本養老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對沖安排一直以來讓僱主能夠利用強積金來抵銷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使得不少人對這一制度感到疑惑與不安。

政府的決策背景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及社會保障需求的增加,政府認識到強積金的對沖安排使得不少僱員在面對解僱和轉職時的保障受到削弱。不少勞工團體及社會倡議者早已要求政府進行改革,以保護僱員的合法權益。例如,根據政府的一項調查,約有65%受訪者支持取消對沖制度,認為這樣可以增強僱員的退休金保障。

對沖安排的本質

目前,根據《僱傭條例》,僱主在解僱僱員時可選擇使用強積金中由僱主供款的部分來抵銷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這意味著,當僱員被解僱時,其可以獲得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將會相對減少,使得不少僱員在職場上面臨不平等的處境。

然而,經過長期運作後,這一安排的反響十分負面。僱員面臨的風險不僅在於失去工作,更可能因為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的減少而導致終老貧困的情況。因此,政府最終決定在未來的政策中取消這一安排,以保障每位僱員在面對失業時的基本權益。

僱主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這個政策的推出無疑將給僱主帶來挑戰。部分僱主擔心,隨著對沖制度的取消,他們在解僱僱員時所需支付的費用將會增加,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未來的經營成本上升,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不過,市場專家指出,聘用及解僱策略的轉變應該更加著重於員工的培訓與留任,而不是僅僅依靠解僱來減少成本。僱主可以考慮在員工的增長及職位提升方面投資,提升生產力與士氣,從而建立更加健康與穩定的職場環境。

同時,僱主應該提前計劃,進行必要的財務預算,並評估其未來的人力資源需求,從而有效應對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通過制定措施來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這不僅有助於減少人員流失,還可在長期內提升公司競爭力。

結論與未來展望

總而言之,強積金對沖制度的取消是一個歷史性的政策變革,這不僅是因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也是對前述制度的一次深刻反思。對於僱員而言,這是一個保障自身權益的重要里程碑;而對於僱主來說,這則是一個需要重新思考用人策略與財務管理的契機。

這個變革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僱主及僱員共同合作,才能確保在這一變化中達成最大利益及和諧。未來若能夠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系統,提升勞工的待遇及安全感,將為香港的穩定與繁榮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資料來源:
強積金取消對沖宏利:僱主需做好準備提前解僱不會節省開支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提早炒人再請過不會節省遣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