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全球暖化:2035年前碳排減半,新焚化炉年底投入使用

引言

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各國的政府均在努力制定和落實抗擊氣候變化的策略。香港作為國際都市,不僅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頭之一。最近,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便提出了具體的減碳目標,計劃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半,並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這些政策的推出,無疑向外界展示了香港在應對全球暖化問題上的決心。然而,在實施這些目標的過程中,香港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又是什麼?

碳減排的背景

根據報導,謝展寰在2015年的《巴黎協定》中,承諾全球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C以內。香港政府已明確提出了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為日常發電的目標,並希望將零碳電力的比例提高至60%至70%(1)。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技術的支持,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合作。

焚化爐的角色

為了有效減少廢物管理所帶來的碳排放,香港計劃在明年啟用首座現代化垃圾焚化爐。這座焚化爐不僅能有效處理日益增加的城市廢物,還能進一步減輕堆填區的壓力(2)。據估算,目前廢棄物對香港碳排放的貢獻約佔10%(3),而新焚化爐的投用可以顯著降低這一比例。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力度

在達成2035年減排目標的過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至關重要。現時,香港的可再生能源僅占總發電量的25%,目標是逐步提高至60%至70%(4)。這意味著風能、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將成為未來的重點。香港政府正朝著這個方向邁進,並計劃與大灣區的城市進行區域合作,達成更高效的能源轉型(5)。

減碳措施的挑戰

雖然目標明確,但實際推行中仍然會遇到不少挑戰。例如,天然氣的使用雖然比煤炭更為清潔,但仍然會產生碳排放(6)。因此,香港需要開發更高效的碳捕捉技術及持續增強公共交通系統的綠化,減少汽車的碳足跡。

此外,社會大眾的參與和合作也是成功的關鍵。如何提升公眾對於減碳的認識,以及如何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更環保的行為,是政府未來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總結

香港在應對全球暖化的道路上,已制定了清晰的減碳政策和路線圖。2035年碳排放量減半的目標,不僅是對環境的鼻息,也是對未來世代的承諾。透過新焚化爐的運作、可再生能源的增加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香港有望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然而,挑戰依然存在,只有通過不斷改進和合作,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香港在未來的發展中,加強與其他城市及地區的合作,共同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參考資料

謝展寰:應對全球暖化爭取2035前碳排放量減半新焚化爐 …
香港将于2035年前停用堆填区明年首座废物焚化炉将投入运作
GovHK 香港政府一站通:氣候變化
中電羅嘉進:抓能源轉型機遇助港實現碳中和- 香港 …
謝展寰稱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須採取行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