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強震餘震:泰國曼谷高樓晃動 居民緊急疏散
緬甸強震波及泰國曼谷:高樓晃動、建築倒塌與遠距地震效應
2025年3月28日,緬甸中部發生了一場芮氏規模7.7以上的強烈地震,不僅對緬甸造成嚴重影響,更波及鄰近的泰國,尤其是首都曼谷。這場地震引發了曼谷多棟高樓的晃動,部分建築甚至倒塌,引起居民恐慌,也再次凸顯了曼谷作為一個易受「遠距強震」影響的城市的地質特性與建築安全問題。
強震下的曼谷:高樓晃動與居民撤離
地震發生後,曼谷多棟高樓出現明顯晃動,許多居民感受到震感,紛紛緊急撤離。泰國氣象部門也隨即發出警告,提醒居住在高樓中的居民注意餘震的發生。由於曼谷距離震央超過1000公里,地震造成的直接破壞相對有限,但高樓的搖晃仍然讓許多人感到不安。曾是曼谷最高建築物的白玉天空酒店(Baiyoke Sky)更一度傳出被震歪的消息,雖然酒店方隨即澄清,但仍引起社會關注。
未完工建築倒塌:潛在的地質與施工因素
除了高樓晃動外,曼谷還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建築倒塌事件。一棟興建中的30層高樓在地震後突然坍塌,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蹤。儘管曼谷距離震央遙遠,但這起事件暴露出潛在的地質與施工問題。專家指出,曼谷的土壤特性可能加劇了地震的影響。由於曼谷地處湄南河三角洲,地質多為鬆軟的沖積層,容易產生「場址效應」,放大地震波的傳播。此外,建築物的設計、施工品質和所使用的建材也會影響其抗震能力。未完工的建築結構可能較為脆弱,更容易在地震中受損。泰國政府已承諾在七天內公佈高樓倒塌的調查結果,以釐清事故原因。
曼谷的「遠距強震」效應
曼谷之所以容易受到遠距離地震的影響,與其獨特的地質環境密切相關。曼谷地處盆地地形,鬆軟的土壤容易將地震波放大,產生共振效應,使得高樓更容易搖晃,甚至造成損壞。此外,曼谷的地下水位高,也會影響地基的穩定性。這種「遠距強震」效應使得曼谷在面對遠離震央的地震時,仍可能感受到強烈的震感,甚至遭受損害。因此,曼谷在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上,需要特別考慮地震風險,加強建築物的抗震能力,並建立完善的地震預警系統,以保障市民的安全。
結論
緬甸強震對泰國曼谷的影響,再次提醒我們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儘管曼谷距離震央遙遠,但其獨特的地質環境和建築結構,使其容易受到「遠距強震」的影響。這起事件凸顯了加強建築安全、提升防災意識的重要性。政府、開發商和市民應共同努力,提高曼谷的抗震能力,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