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強指有人操弄議題挑撥反政府情緒,點名蕭若元、鍾劍華分化陣營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近期公開表示,香港仍然面臨國家安全風險,其中「軟對抗」是主要威脅之一。他指出,有人利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在社會上製造分化,企圖煽動市民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憎恨。鄧炳強更點名批評了多位人士及團體,包括蕭若元、鍾劍華及《教育刺針》的楊穎宇,指他們以不同方式進行分化和煽動。

軟對抗的威脅

鄧炳強強調,「軟對抗」的威脅每日都在發生。這種對抗方式並非傳統的暴力衝突,而是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市民的思想和價值觀,從而削弱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他認為,這些軟對抗者往往利用社會上的熱點議題,例如教育、民生等,散播不實資訊或偏頗觀點,以達到其政治目的。

點名批評及案例

鄧炳強在接受訪問時,具體點名批評了多位人士及團體。其中,他批評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和時事評論員蕭若元,指他們以「同樣方式進行分化」。雖然報道中未明確指出具體的分化方式,但可推斷其言論或文章帶有強烈的政治立場,容易引起社會對立。

此外,鄧炳強還點名批評了《教育刺針》的創辦人楊穎宇,指他藉學生在內地交流期間不幸身亡的事件,進行挑撥和分化。據報道,楊穎宇曾在2020年文憑試歷史科擬定一條涉及日本侵華的題目,內容引發爭議。鄧炳強認為,這些行為都是利用敏感議題煽動社會情緒,製造對政府的不滿。

應對軟對抗的策略

面對「軟對抗」的威脅,香港社會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應對策略。首先,政府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市民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增強辨別虛假資訊的能力。同時,也需要確保資訊的透明流通,讓市民可以獲得客觀、全面的資訊,避免被誤導。

此外,社會各界也應積極參與,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媒體應秉持專業操守,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避免散播不實資訊或煽動性言論。教育界應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能夠明辨是非,理性看待社會問題。

總而言之,鄧炳強的言論反映了香港特區政府對當前國家安全形勢的擔憂。面對日益複雜的「軟對抗」威脅,香港社會需要提高警惕,共同努力,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