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施政引美參議員拉布25小時不去廁所狠批

近日,美國政壇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新澤西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科里·布克(Cory Booker)在參議院發表了一場長達25小時05分的演講,全程未曾離開,矛頭直指前總統特朗普。與此同時,一份來自日本機構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關稅戰可能導致2027年全球GDP下降0.6%,而美國將首當其衝,遭受最嚴重的衝擊。

參議員的馬拉松式演講與政治抗議

科里·布克的這場「馬拉松式」演講,從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晚7時持續到4月1日晚8時,不僅創下了參議院的紀錄,更是一次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強烈抗議。布克在演講中,抨擊了特朗普政府擬議的社會保障削減措施,警告美國民主正受到廣泛的威脅。他試圖喚起公眾對特朗普政府裁撤聯邦機構、解僱政府僱員等行為的關注,並以此表達對政府政策方向的深刻擔憂。

這種長時間的演講在美國參議院並非罕見,它被稱為「阻撓議事」(filibuster),是參議院少數黨用來拖延或阻止議案通過的一種手段。參議員可以透過冗長的演講來佔用議事時間,迫使多數黨放棄表決或修改議案。然而,布克的演講並不僅僅是為了拖延時間,更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政治行動,旨在引起公眾對特定議題的關注,並向政府施加壓力。

全球關稅戰的潛在經濟影響

與此同時,日本機構發佈的報告,對全球關稅戰可能造成的經濟後果發出了警告。報告指出,若美國實施對等關稅,不僅全球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美國自身也會因進口成本上升和出口市場萎縮而受到最嚴重的衝擊。這份報告進一步強調了全球貿易體系相互依存的特性,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多次表示,關稅是達成貿易協議的有效手段。然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會增加消費者的成本,損害企業的競爭力,並可能引發貿易報復,最終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因此,在國際貿易關係中,各國需要謹慎權衡關稅政策的利弊,避免採取可能損害全球經濟的行動。

美國政壇的拉鋸與未來走向

科里·布克的馬拉松式演講和日本機構的經濟預測,都反映了美國政壇和經濟政策所面臨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在國內,兩黨在社會保障、政府支出和民主制度等議題上存在深刻分歧,使得政策制定過程充滿了阻力。在國際上,美國的貿易政策對全球經濟產生著重大影響,需要與各國進行協商與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與繁榮。

面對這些挑戰,美國需要尋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在國內,需要加強對話與合作,尋求跨黨派共識,共同解決社會問題。在國際上,需要秉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與各國建立互利共贏的貿易關係,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總而言之,美國參議員的馬拉松式演講和全球關稅戰的潛在威脅,都提醒我們關注政治與經濟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政策決策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裡,各國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