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暴跌超400點 申洲等3大藍籌股跌超1成
港股近期表現疲軟,恒生指數跌勢擴大,多項不利因素交織影響市場情緒。受到美國股市下跌的拖累,以及內地經濟數據的影響,港股多日來持續承壓。本週以來,恒生指數跌幅已擴至逾400點,多隻藍籌股跌幅居前,其中申洲國際、美團、京東等權重股跌幅超過一成,顯示市場普遍的悲觀情緒。
首先,美國股市的表現直接影響了港股的走勢。近期,美國股市受到加息預期、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出現較大波動。由於香港股市與美國股市聯繫緊密,美股的下跌往往會引發港股的跟跌。例如,在3月31日,受到美股下跌影響,恒生指數低開後跌幅擴大,最終收市報23,119點,跌幅達307點。此外,谷歌母公司股價的持續下跌也對科技股造成壓力,進一步加劇了港股的跌勢。
其次,內地經濟數據的表現也對港股產生了負面影響。近期,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負增長,顯示內地經濟陷入通縮。通縮往往會抑制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對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受此影響,內需消費股受到壓制,例如聯想(0992)跌幅高達4.8%。此外,申洲國際(02313)等藍籌股也受到拖累,跌幅超過5%。值得注意的是,內地相隔約一年再次陷入通縮,加劇了市場對內地經濟前景的擔憂。
再者,個別公司的消息也對市場造成衝擊。長和(0076)傳出本週不會簽訂任何協議的消息,導致股價下跌3%。此外,海爾智家(06690)等藍籌股也出現較大跌幅,反映出市場對這些公司的前景存在疑慮。值得關注的是,多隻科技股,如小米(01810)、ATM(01008)以及蔚小理(包括蔚來、小鵬、理想)等,跌幅均超過2%,顯示出科技股的整體承壓態勢。夜期收市升134點,但未能完全抵消白日跌勢,顯示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近期港股的跌勢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美國股市的波動、內地經濟的通縮以及個別公司的負面消息都對市場情緒造成了打擊。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未來港股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數據、政策變化以及公司業績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