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通新增公私營機構存入放射報告 功能 用戶可透過程式查閲
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新增功能,讓用戶可更便捷地查閱放射報告,提升個人健康管理效率。此舉不僅便利了市民,也促進了公私營醫療資訊的互通,為香港的醫療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近年來,香港政府積極推動電子健康紀錄系統的發展,醫健通便是其中核心的一環。醫健通旨在建立一個安全可靠的平台,讓市民可以集中管理自己的健康資訊,並方便醫護人員獲取病人的完整病歷,從而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治療。早期的醫健通功能主要集中在查閱藥物紀錄、敏感、疫苗紀錄等,用戶亦可自行輸入或新增相關資料,並將診症預約加至手機日曆。然而,放射報告作為重要的診斷依據,一直未能直接透過醫健通查閱,對市民的健康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務衛生局宣布新增公私營機構存入放射報告的功能。根據最新消息,用戶一般可在放射報告發出14日後,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檢查紀錄」功能查閱相關報告。此外,流動應用程式的資訊中心亦會發出提示,提醒用戶有新的放射報告可供查閱。這項新功能涵蓋了醫管局、衛生署以及參與醫健通的私營醫護機構,為市民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資訊。截至今年二月底,已有約40間私營醫護機構,涉及近100個服務地點,在獲得市民「互通同意」後,將放射報告存入醫健通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私營醫護機構需要獲得市民的明確同意,才能將放射報告上傳至醫健通。這充分體現了對個人私隱的尊重和保護。市民在選擇私營醫護機構進行檢查時,可以主動詢問是否支援將報告上傳至醫健通,並根據自身意願做出決定。此舉不僅保障了市民的知情權和自主權,也促進了公私營醫療之間的合作,共同提升香港的醫療服務水平。
醫健通新增放射報告查閱功能,不僅方便了市民,也為醫護人員提供了更便捷的資訊獲取途徑。當市民需要轉診或尋求其他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時,相關醫生可以透過醫健通系統快速查閱病人的放射報告,了解其病情,從而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這有助於減少重複檢查,節省醫療資源,並提升整體醫療效率。
展望未來,醫健通的功能將持續完善,並逐步擴展至更多醫療領域。例如,未來可以考慮加入影像報告的顯示功能,讓市民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看自己的X光片、CT掃描等影像資料。此外,還可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放射報告進行智能分析,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的參考。
總而言之,醫健通新增放射報告查閱功能,是香港醫療資訊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提升了市民的健康管理效率,也促進了公私營醫療資訊的互通,為香港的醫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醫健通功能的持續完善,相信它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市民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