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鋒提案加徵東南亞關稅 吳永嘉警告影響電商運作

美國加徵關稅對香港商界造成衝擊,不僅影響製造業和出口業,更引發了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問題。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多次就此發聲,呼籲港商沉著應戰,並積極向政府尋求協助。然而,這波關稅風暴並非僅僅針對中國,美國的盟友如加拿大、墨西哥等也面臨同樣的困境,顯示出美國貿易政策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直接衝擊了香港的出口貿易。根據林健鋒的觀察,最近的地緣政治局勢和美國加徵20%關稅,對香港製造業和出口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特朗普總統的政策態度飄忽不定,更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許多港商積壓了大量貨物,導致流動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不得不向金管局尋求協助。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也可能對香港的整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美國的關稅政策促使企業加速供應鏈的轉移。川普在選後明確表示,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並揚言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雖然加拿大和墨西哥透過與美國協商,暫時推遲了加徵關稅,但這也反映出全球供應鏈正在重塑。為了規避關稅風險,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東盟國家,例如越南、泰國等。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出,企業已採取「中國+1」的策略,積極在東盟國家部署生產,並開拓新興市場。這種轉移不僅影響了中國的經濟,也為東盟國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林健鋒也觀察到,東南亞國家正在從中受惠。

此外,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範圍不僅限於貿易層面,也涉及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林健鋒強調,現時不只中國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問題,美國的盟友也同樣受到影響。這種情況表明,美國的貿易政策具有一定的霸權主義色彩,損人不利己,影響全球正常的貿易交往。面對這種複雜的局面,林健鋒呼籲港商沉著應戰,不要自亂陣腳,並希望港府在招商引資、土地及其他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協助企業渡過難關。

總而言之,美國加徵關稅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自然無法置身事外。面對這波關稅風暴,港商需要積極應對,調整經營策略,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同時,政府也應加強與企業的溝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共同應對挑戰。未來,全球貿易格局將繼續演變,香港需要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