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鋼鐵、鋁、銅、黃金免稅
美國近期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然而,在這一輪關稅行動中,值得注意的是,鋼鐵、鋁、銅和黃金等重要原材料被排除在徵稅清單之外。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擔憂,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在制定貿易政策時的策略考量。
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背景,源於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和對中國貿易行為的不滿。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美國已對大量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試圖以此減少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政策。現任政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策略,但仍維持了高關稅政策,並進一步擴大徵稅範圍。此次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高達34%,旨在針對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關稅,以達到貿易平衡的目的。然而,相較於以往的關稅措施,此次行動的重點更集中在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而對基礎原材料的豁免,則顯示出美國政府在權衡不同利益之間的微妙平衡。
將鋼鐵、鋁、銅和黃金排除在徵稅清單之外,有多重考量。首先,這些原材料是美國製造業的重要投入品,加徵關稅將直接提高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損害其競爭力。尤其是在鋼鐵和鋁方面,雖然美國此前曾對進口鋼鋁產品徵收關稅,但這些關稅主要針對的是特定國家,並設有豁免機制。此次全面排除鋼鐵和鋁,意味著美國政府希望避免對國內產業造成更大的衝擊。其次,銅和黃金作為重要的金融資產和工業原料,其價格波動對全球經濟具有重要影響。對這些商品徵稅可能會引發市場動盪,增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此外,美國自身在這些原材料的供應方面存在一定依賴,加徵關稅可能會導致供應短缺,進而影響美國經濟的穩定。經濟日報指出,白宮表示進口鋼鋁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此舉至少將為國內買家提供一些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在制定關稅政策時,也考慮到了與盟友的關係。美國繼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美墨加協議的關稅豁免,表明美國希望維護與這些重要貿易夥伴的關係。同時,將鋼鐵、鋁、銅和黃金排除在徵稅清單之外,也可能是一種釋放善意的信號,旨在緩和與其他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然而,此次關稅行動仍然對全球貿易產生了重大影響。香港01報導,美國宣布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將對中國的消費品出口造成重大衝擊,並可能促使華企加速向東南亞地區轉移。此外,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對全球產業鏈產生了深遠影響,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佈局,並尋求多元化的供應來源。鉅亨號也提到,鋼鋁(25%已落地)、汽車及零配件(25%今天宣佈落地);銅、藥品、半導體(川普承諾未來會加征關稅)、木材;黃金等產品都可能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美國此次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行動,雖然在徵稅範圍上有所調整,但仍然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將鋼鐵、鋁、銅和黃金排除在徵稅清單之外,反映出美國政府在權衡不同利益之間的策略考量,旨在避免對國內產業造成過度衝擊,並維護與盟友的關係。然而,高關稅政策的長期影響仍然存在,全球貿易的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