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爭升溫 網民忧大萧条重现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布對多個國家實施高額關稅,此舉迅速引發全球關注,並在網路上掀起一波關於「大蕭條2.0」的擔憂。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身為Twitter)上,「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一詞迅速衝上熱搜,反映出公眾對於潛在經濟衰退的焦慮。這波關稅風暴不僅影響著國際貿易,更讓許多人回顧了1929年那場毀滅性的經濟危機,以及關稅政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特朗普此次祭出的關稅政策,被視為一項具有衝擊性的舉措。儘管美國與台灣的貿易逆差並不算巨大,但台灣仍被課徵了高達32%的進口關稅,此舉讓許多人感到意外。更令人擔憂的是,這項政策可能引發一連串報復性關稅,進而導致全球貿易陷入混亂。歷史經驗顯示,關稅往往會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最終損害所有參與方的利益。19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便是最好的例子。當時美國提高進口關稅,引發了其他國家採取反制措施,導致全球貿易急劇萎縮,加劇了經濟大蕭條的程度。

對於台積電等在美投資的企業而言,高關稅政策也可能抵消其投資效益。儘管台積電積極赴美投資,試圖分散風險並滿足美國政府的要求,但如果美國關稅持續攀升,將會增加其生產成本,降低其競爭力。有分析指出,台美關係如同「以卵擊石」,即使台積電在美國設廠,也難以抵禦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特朗普揚言進一步提高關稅,甚至將其比喻為「解放日」,更讓市場感到不安。哈佛經濟歷史學教授奈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警告,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全面實施,將使全球關稅水平回到1937年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水準。

除了關稅政策本身,全球經濟面臨的其他挑戰也加劇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預測,美國第二季度GDP將萎縮13%,並警告稱,可能重演上世紀的經濟大蕭條。這種悲觀預測,與新冠疫情期間的經濟關閉所造成的衝擊相呼應。當時,前特朗普經濟學家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也曾警告,疫情可能引發類似大蕭條的經濟危機。此外,一些專家指出,如果美國關稅政策持續升溫,可能引發全球性的報復性關稅,甚至導致二戰爆發。加拿大皇家銀行(RBC)也警告稱,此次關稅衝擊的規模遠遠超過了2018年的貿易戰。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以及全球經濟面臨的各種挑戰,共同加劇了人們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歷史經驗表明,關稅往往會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最終損害全球經濟。儘管目前的情況與1929年經濟大蕭條有所不同,但高關稅政策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與繁榮,將是各國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