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結業潮釋放核心舖位 新興娛樂品牌搶駐」

近期香港戲院結業潮持續,不僅是傳統影院經營模式轉變的反映,更釋放出大量優質舖位,吸引了大型連鎖品牌和新興娛樂場所的目光。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游家成指出,這些釋放的舖位將成為新租戶主力軍。從新光戲院、旺角新寶戲院到嘉禾黃埔戲院,多間戲院相繼宣布結業,這波浪潮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原因?又將如何重塑香港的商業地圖?

傳統影院經營模式面臨挑戰

香港戲院結業潮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影院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縮影。隨著串流媒體平台的崛起,觀眾觀影習慣發生了巨大轉變。在家中就能輕鬆享受高品質的影視內容,大大削弱了戲院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人們更加習慣了線上娛樂,加速了影院客流的流失。此外,港人北上消費的趨勢也對本地戲院造成了衝擊,許多香港居民選擇前往內地觀影,進一步降低了本地戲院的票房收入。根據統計,2024年至少有8間戲院結業或停業,而2025年至今,結業的戲院數量仍在增加,例如新寶戲院將於4月1日正式結束營業。

面對困境,香港的電影業界也開始積極尋求轉變。有電影業界人士倡議改變傳統的營運模式,例如增加按摩服務、設置情侶座位等,以提升戲院的附加價值和吸引力。然而,這些措施能否有效扭轉局面,仍有待觀察。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香港戲院在商業模式、服務體驗和內容選擇等方面,是否能滿足現代觀眾的需求,這將是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的關鍵。

核心舖位吸引連鎖品牌進駐

戲院結業所釋放的優質舖位,往往位於人潮眾多的核心商圈,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這些舖位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面積通常較大,適合大型連鎖品牌進駐。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大型連鎖品牌更傾向於選擇租金相對較低的優質舖位,以降低經營成本。美聯工商舖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不少連鎖品牌對這些戲院釋放的舖位表現出濃厚興趣,並積極洽談租賃事宜。

除了連鎖品牌外,新興娛樂場所也成為搶租主力軍。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電競、VR體驗館、沉浸式劇場等新興娛樂形式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些新興娛樂場所需要較大的空間來容納設備和提供體驗,因此,戲院釋放的舖位正好滿足了它們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香港的商業地圖將出現新的變化,傳統的零售業將逐漸被新興娛樂業所取代。

香港商業地圖的重塑與展望

戲院結業潮不僅僅是商業活動的簡單轉移,更代表著香港商業地圖的重塑。隨著傳統產業的衰落和新興產業的崛起,香港的商業格局將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傳統的零售業需要積極轉型,尋找新的增長點,例如發展線上零售、提供個性化服務等。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創新創業,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香港的商業發展將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香港的商業模式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例如,智慧零售、虛擬商場等新興商業模式將逐漸普及,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同時,香港也應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與其他城市形成互補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業中心。總而言之,戲院結業潮是香港商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香港需要積極應對,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