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塑美國對盟友關稅政策 經濟日報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期揮舞關稅大刀,對全球貿易格局造成了顯著的衝擊。這不僅引發了全球股市的動盪,更可能重塑美國與盟友的關係,甚至引發新一輪的貿易報復風潮。從日本、台灣承諾的鉅額投資,到英國國王遞出的國是訪問邀請,都未能阻止川普政府實施這項政策,其影響範圍之廣,可見一斑。

川普的關稅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長期以來「美國優先」貿易策略的延續。他認為,許多國家長期以來對美國採取不公平貿易慣例,導致美國經濟受損。因此,透過提高關稅,旨在迫使這些國家改變其貿易政策,以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川普政府的關稅設定是依據各國對美國出口商的不公平程度量身訂製,稅率由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CEA)的經濟學家計算,目標是反擊他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作法,卻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擔憂。

此次關稅政策的衝擊波及全球股市。經濟日報指出,川普宣布大規模關稅後,美國股市重挫,標普500指數創下2020年6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除了股市之外,柬埔寨等依賴出口的國家也面臨嚴峻挑戰,許多人憂心失去工作。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貿易報復,導致貿易戰升級。奇摩股市引述經濟學者的觀點,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各國展開報復性措施,加劇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這種報復循環,最終可能損害所有參與方的利益。LINE TODAY的報導更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讓人聯想到1930年代的經濟災難,擔憂歷史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的關稅政策並非全面性的。彭博與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在4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時,可能將汽車、晶片等特定產業排除在外。這顯示川普政府在制定貿易政策時,也考慮到國內產業的利益,並試圖避免對關鍵產業造成過度衝擊。然而,這種策略性的關稅政策,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難以做出長期的投資決策。公視新聞網PNN的報導也顯示,雖然川普的關稅政策受到批評,但他仍然堅信這項政策是必要的,並認為這是預料之中的結果。

總而言之,川普的關稅政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能促使其他國家重新評估其貿易政策,並與美國展開談判,以尋求更公平的貿易關係。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發貿易戰,損害全球經濟,並加劇國際緊張局勢。未來,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走向,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將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陷阱,維護自由、公平、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將是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