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故事館發表12首台語歌謠繪本」

雲林故事人協會昨日在雲林故事館舉辦《烏熊愛迌》台語歌謠繪本發表會,這項活動不僅是雲林故事館作為百大文化基地的重要展現,更體現了對台灣本土語言文化的重視與傳承。隨著時代變遷,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許多本土文化面臨著消逝的危機。然而,透過文學、藝術等形式,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不僅能喚醒人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更能促進文化的多樣性與發展。此次繪本的發表,正是對此趨勢的一項積極回應。

《烏熊愛迌》繪本以台灣黑熊「阿寶」為主角,透過十二首台語歌謠,描繪了阿寶上學路上及在學校發生的趣味故事。這不僅是一本充滿童趣的繪本,更是一部承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教材。台語作為台灣重要的本土語言,承載著世代的記憶與情感。然而,隨著國語的普及,台語的使用逐漸減少,年輕一代對台語的認識也日益模糊。因此,透過繪本等形式,將台語融入兒童的學習與生活中,是保存和傳承台語文化的重要途徑。雲林故事人協會與鋼琴老師陳怡君的攜手合作,更為這部繪本注入了專業的音樂與文學素養,使其更具藝術價值與教育意義。

雲林故事館近年來積極推動本土文化活動,致力於成為一個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文化基地。此次繪本發表會的舉辦,不僅是雲林故事館自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為雲林縣的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除了《烏熊愛迌》繪本外,雲林故事館也積極推廣其他本土文化活動,例如台語童謠創作、地方故事蒐集等,旨在透過多元化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並愛上台灣本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繪本出版在過去較為零星,多以台語唸謠、童詩搭配圖像呈現。然而,隨著九年一貫教育課綱的修訂,以及對本土文化意識的抬頭,台語文繪本的發展逐漸受到重視,出版數量也日益增加。

展望未來,我們應持續關注並支持本土文化活動的發展,鼓勵更多人參與到文化傳承的行列中來。透過繪本、音樂、戲劇等多元形式,將台灣本土文化融入生活,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更能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同時,也應加強對台語文的推廣與教育,讓年輕一代能夠認識、學習、並使用台語,讓這門珍貴的語言得以延續下去。雲林故事館的努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台灣的本土文化一定能夠蓬勃發展,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此外,隨著2025台北國際書展的即將到來,預計將有更多童書名家齊聚,這也為台語繪本的推廣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