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大亨施永青:別再盲目買房,時代已變了
香港地產市場向來變化莫測,過去「有錢就買舖」的投資策略,曾被視為穩賺不賠的長線投資。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零售業轉型,這種傳統的投資邏輯正逐漸受到挑戰。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近期就公開評論香港零售舖市,指出昔日店舖在位置上的優越性不再容易被取代的說法,已與當今時代脫節。
施永青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過去,香港的經濟增長為零售業帶來蓬勃發展,店舖的地理位置優勢能夠直接轉化為商業價值,因此買舖收租成為許多投資者的首選。然而,近年來,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興起,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線上購物逐漸取代傳統實體店,零售業面臨轉型壓力。這種轉型直接影響了店舖的租金收益,使得過去穩定的投資回報變得難以預測。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過去,香港主要依靠金融、貿易和旅遊業,這些行業的發展為零售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撐。然而,近年來,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和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香港的經濟增長放緩,旅遊業也受到重創。這些變化直接影響了零售業的銷售額,進而影響了店舖的租金收益。施永青指出,這種過去一度十分成功的買舖收租作長線投資的策略,近年已被證實與時代脫節,許多舖王,無論老的嫩的,都因舖價回落、銀行追填差價而弄到狼狽不堪。
除了零售業轉型和經濟結構變化外,京東等內地電商巨頭的強勢登陸香港,也加劇了香港零售市場的競爭。這些電商企業通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提供商品和服務,對傳統零售商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面對這種競爭,傳統零售商不得不加快轉型步伐,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店舖的價值,也將不再僅僅取決於地理位置,而是取決於其能否適應市場變化,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施永青對此的嘲諷,更凸顯了傳統買舖策略的局限性。
總而言之,香港零售舖市的發展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過去「有錢就買舖」的投資策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已經不再適用。投資者需要重新審視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施永青的警示,提醒著投資者要與時俱進,避免盲目跟風,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抓住機會,實現投資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