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正經歷一場由美國發動的關稅戰所帶來的重大衝擊。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更直接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4月3日,美國股市遭遇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市值單日蒸發高達3.1萬億美元,換算成港幣則超過24.1萬億港元。這場關稅戰的影響波及全球,不僅美國自身經濟面臨風險,亞洲乃至全球市場都感受到了寒意。摩根士丹利更上調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至60%,顯示出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日益加深。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場關稅戰的背景、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並分析其對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
關稅戰的起因與擴大
美國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來,便以保護本國產業為由,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關稅措施。最初的目標集中在中國,但隨著貿易摩擦的升級,關稅戰的範圍不斷擴大,波及歐洲、墨西哥等主要經濟體。特朗普政府聲稱,這些關稅措施旨在糾正不公平貿易慣例,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並促進國內就業。然而,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戰實際上會損害全球貿易,提高消費者成本,並阻礙經濟增長。
近期,特朗普宣布對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的輸美商品加徵至少10%的關稅,更將這場關稅戰推向了新的高潮。他將此舉稱為美國的「解放日」,但實際上卻在全球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這種對等關稅的策略,意味著美國將對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進行對應報復,進一步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部分情況下,例如針對墨西哥的關稅有所暫緩(如2025年2月4日宣布暫緩對墨徵關稅),也未能有效平息市場的擔憂,反而凸顯了政策的不確定性。
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
關稅戰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是直接且顯著的。4月3日美股的暴跌,是這場關稅戰最直接的體現。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周五早段一度再急瀉逾1,600點,標普500指數更是單日市值蒸發約2.4萬億美元。這種大規模的拋售,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
除了美國股市,全球其他市場也受到了波及。亞洲股市普遍下跌,歐洲股市也表現疲軟。投資者紛紛轉向避險資產,如黃金和美國國債,導致這些資產的價格上漲。這種避險情緒的蔓延,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摩根士丹利上調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至60%,也反映了市場對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此外,匯率市場也出現了波動,一些國家的貨幣對美元貶值,增加了這些國家的進口成本。
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
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是深遠的。首先,關稅戰會阻礙全球貿易的增長。關稅的提高會增加商品的成本,降低貿易的競爭力,導致貿易量下降。這不僅會損害出口國的經濟,也會損害進口國的經濟。其次,關稅戰會擾亂全球供應鏈。許多企業依賴全球供應鏈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關稅戰會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並可能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
此外,關稅戰還會增加企業的不確定性,抑制投資。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到未來的經濟前景。關稅戰的不確定性會讓企業對未來感到擔憂,從而推遲或取消投資計劃。這將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最後,關稅戰可能會引發通貨膨脹。關稅的提高會增加商品的成本,導致物價上漲。這將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並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總而言之,這場由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對全球市場造成了嚴重的衝擊。美股單日蒸發逾24萬億港元,不僅反映了市場的恐慌情緒,也預示著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關稅戰的長期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會阻礙全球貿易的增長,擾亂全球供應鏈,還會抑制投資和引發通貨膨脹。面對這場危機,各國政府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尋求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未來,全球經濟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各國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