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穩心情低落 營養師揭3種食物別碰
天氣不穩、心情低落時,飲食扮演著重要的調節角色。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加,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現象也日益普遍。許多人習慣透過食物來尋求慰藉,然而,並非所有食物都能真正改善情緒,甚至可能加劇負面影響。營養師們紛紛指出,在天氣不佳、心情低落時,應避免攝取特定食物,並積極補充有助於穩定情緒的營養素,以維持身心健康。
加工食品、甜點、炸物的陷阱:短期滿足,長期依賴
當情緒低落時,高糖、高油的食物往往能帶來短暫的愉悅感。這是因為這些食物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獎勵感。然而,這種愉悅感往往是短暫的,且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如三立新聞網報導,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雖然吃完甜點、炸物或加工食品會感到療癒,但長期仰賴這些食物,反而會增加憂鬱症的機率。常春月刊也提到,高油、高鹽的垃圾食物不僅無法長期改善心情,還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肥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健康2.0的報導也呼應了這一觀點,強調常吃這類食物憂鬱症的機率可能高達49%。這些食物缺乏必要的營養素,無法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和支持,反而會加劇情緒波動,形成惡性循環。
色胺酸的威力:從飲食中尋求快樂
與應避免的食物相對應,營養師們建議多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色胺酸是一種必需胺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前驅物質。血清素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與情緒調節、睡眠和食慾等功能密切相關。健康2.0指出,透過飲食補充色胺酸,有助於提升血清素水平,改善情緒。具體的食物選擇包括秋刀魚或鮭魚等富含油脂的魚類,這些魚類含有EPA和DHA等天然魚油,有助於活化腦細胞,減緩憂鬱情緒。此外,酪梨也是良好的色胺酸來源。中時新聞網也曾報導,瘦肉、帶殼海鮮、黑巧克力、花草茶、咖啡等食物,適量食用也能幫助紓壓抗憂鬱。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咖啡因的攝取量應適度,過量反而可能加劇焦慮和失眠。
穩定情緒的四大營養素:全面呵護身心
除了色胺酸,穩定情緒還需要其他營養素的共同作用。高敏敏營養師強調,除了避免上述三種食物外,也應注意補充四大營養素,以維持情緒穩定。這些營養素包括:維生素D、Omega-3脂肪酸、鎂和B群維生素。維生素D缺乏與憂鬱症的發生風險有關,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改善大腦功能,鎂則能舒緩神經系統,B群維生素則參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透過均衡飲食,確保這些營養素的充足攝取,有助於提升情緒韌性,應對生活中的挑戰。陳妍臻營養師也建議,可以多攝取富含油脂的魚類,如秋刀魚或鮭魚,以補充EPA和DHA,活化腦細胞,減緩憂鬱情緒。
總而言之,天氣變化與心情低落息息相關,而飲食則是在這過程中可以有效調節的因素。避免加工食品、甜點、炸物等高糖高油的食物,積極補充富含色胺酸、維生素D、Omega-3脂肪酸、鎂和B群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穩定情緒,提升身心健康。面對季節性情緒失調,除了飲食調整外,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尋求社會支持等方式,也能有效應對。未來,隨著對情緒與營養關係的深入研究,相信將有更多針對性的飲食建議,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擁抱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