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塘14歲少女家中突發暈倒 送院後不治

昨日(4日)晚上7時半,油塘麗東邨卓麗樓一名14歲少女在家中暈倒,隨後被送往聯合醫院搶救,但不幸告不治。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死因仍在調查中,有待驗屍後確定。近年來,香港出現多宗年輕人突發死亡的個案,令人憂慮。

近年來,香港社會對於年輕人猝死的關注度日益提高。根據Facebook群組「異常死亡事件(香港) Suddenly Dead Report (HONG KONG)」的數據顯示,2025年暈倒及倒斃事件主要集中在30-59歲的中年群體,但年輕人口的案例也逐漸增加。雖然數據顯示中年人佔比最高,但年輕人口的案例增長趨勢不容忽視。除了近期油塘發生的少女暈倒猝死事件外,過去也曾有柴灣海天廣場女職員暈倒昏迷送院救治的案例。這些事件都提醒我們,年輕人猝死並非罕見現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年輕人猝死的原因可能涉及多種因素。首先,心血管疾病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沒有明顯病症,部分年輕人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肌炎等疾病,這些疾病可能在運動或情緒激動時誘發猝死。其次,生活習慣不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長時間熬夜、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增加猝死的可能性。此外,精神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導致猝死。近年來,學業、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年輕人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可能增加年輕人猝死的風險。醫學會指出,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會大增死亡率。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感染病毒而導致免疫力下降,身體抵抗力減弱,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襲。此外,疫情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劇了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進而增加了猝死的風險。除了疫情,家庭經濟狀況也可能影響年輕人的健康。Medtimes的報導中提到,有家長因家中經濟拮据,無法為子女接種HPV疫苗,反映出經濟壓力可能影響到年輕人的健康保障。

面對年輕人猝死現象,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預防措施。首先,應該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年輕人對心血管疾病等潛在風險的認識,鼓勵他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體檢。其次,應該關注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持,幫助他們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此外,政府和社會也應該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幫助年輕人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總而言之,油塘發生的這起14歲少女猝死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年輕人猝死問題不容忽視,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從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經濟支持等多個方面入手,加強預防措施,為年輕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社會的發展模式,減輕年輕人的壓力,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