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來,令人痛心的自殺事件時有發生,社會各界對於如何預防自殺、珍惜生命,以及提供適切的心理支援,都投入了更多的關注與努力。近期,葵涌葵聯邨再次發生一宗令人惋惜的事件:一名25歲男子從高處墮下,送院後不幸告不治。這起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必須正視精神健康問題,並及時伸出援手。
香港01的報導指出,警方初步調查認為,死者為葵聯邨的住戶,事件中現場並未發現遺書,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然而,據了解,死者生前患有精神病紀錄,這或許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關鍵因素之一。精神疾病往往會對患者的情緒、思維和行為產生深遠影響,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支持,患者可能會陷入絕望,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葵聯邨的這起事件,也與過去發生的類似案件有所呼應,例如2019年12月,葵聯邨聯逸樓也曾發生南亞漢墮樓事件,同樣令人惋惜。
除了葵聯邨的事件,近期香港其他地區也發生了多起自殺案件。例如,在青衣邨,一名中年男子同樣選擇了以跳樓結束生命,而藍田啟田邨則有一名32歲男子墮樓,其父親得知消息後情緒激動,也需要送院檢查。這些事件無不顯示出,自殺問題在香港社會的嚴重性。值得注意的是,星島日報報導的案例中,事主在送院後仍不幸告不治,突顯了及時介入的重要性。即使成功將患者送往醫院,也未必能夠挽救他們的生命,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及早發現並提供支援至關重要。TOPick的報導也提到,葵涌邨曾發生男子倒臥晾衫架,最終不治的事件,顯示自殺風險存在於社區的各個角落。
面對日益嚴峻的自殺問題,社會各界需要攜手合作,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應加強對精神健康服務的投入,增加心理諮詢和治療資源,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及時獲得專業的幫助。其次,社區組織和慈善機構應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認識,消除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污名化。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如何識別身邊的人是否出現了自殺風險,並及時伸出援手,給予他們關心和支持。Facebook上的「香港自殺報道資料庫」群組,正致力於記錄每日新聞報道中的自殺資料,以便進行討論,並呼籲大家珍惜生命,關心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此外,singtao.ca等媒體也持續關注相關事件,並呼籲社會各界重視生命議題。
總而言之,葵涌葵聯邨發生的這起悲劇,再次提醒我們,自殺問題不容忽視。我們需要正視精神健康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服務,提高公眾的認識,並及時伸出援手,共同營造一個關愛、支持和充滿希望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珍惜生命,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