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与美谈判只能间接,拒绝特朗普直接对话提议

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持續緊張,近期在核協議問題上出現新的動盪。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表達希望與伊朗直接對話的意願,但伊朗方面卻一再堅決拒絕,僅表示願意維持間接溝通管道。這種立場的背後,反映了伊朗對美國政策的不信任,以及對自身國家利益的堅守。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於3月30日公開表示,已透過阿曼向美方遞交回信,明確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然而,他也強調伊朗始終對間接談判持開放態度,並表示美方的行動將決定談判的未來走向。這份回信是對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直接對話請求的明確回覆,也體現了伊朗在外交策略上的謹慎與堅定。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隨後也呼應了這一立場,稱與美國進行“毫無意義”的直接談判是不可接受的。

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強硬政策是導致這種局勢的重要原因。特朗普不僅多次對伊朗施加經濟制裁,還曾公開威脅要轟炸伊朗,以此迫使伊朗重返核協議。這種以威脅相待的姿態,讓伊朗方面對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伊朗認為,在美國不斷施壓和威脅的情況下,直接對話只會讓伊朗在談判中處於劣勢,無法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因此,伊朗選擇維持間接溝通管道,以便在更為平等的環境下與美國進行交流。

此外,伊朗對“平等”對話的強調也體現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自主立場。伊朗不希望在與美國的談判中處於被動地位,而是希望能夠以平等的姿態與美國進行對話,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伊朗總統在回應特朗普的提議時,也明確表示願意與美國進行“平等”的對話,這表明伊朗希望在談判中獲得應有的尊重和權益。這種對平等對話的堅持,是伊朗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則,也是其在國際社會中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伊朗拒絕了與美國的直接對話,但並未完全關閉與美國溝通的渠道。伊朗始終保持著與美國的間接溝通,透過阿曼等第三方國家傳遞信息,以便在必要時與美國進行交流。這種間接溝通的方式,既可以避免與美國直接接觸可能帶來的風險,又可以確保伊朗能夠及時了解美國的動向,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總而言之,伊朗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是其對美國政策不信任、維護自身國家利益以及堅持平等對話原則的綜合體現。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局勢下,伊朗的這一立場不僅反映了其自身的戰略考量,也對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未來,伊朗與美國的關係將如何發展,仍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都需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才能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