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見證骨肉親情:粵港合作雙贏」
東江水見證骨肉親情,粵港合作實現雙贏
東江水,不僅是滋養香港的生命之源,更是粵港兩地深厚情誼的具體體現。自1965年開始供港至今,東江水已走過60載春秋,它見證了香港的經濟騰飛與社會發展,也承載著兩地人民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近年來,隨著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粵港合作不斷深化,東江水在保障香港水資源安全、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方面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東江水工程的啟動,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面臨的嚴峻供水危機。當時,香港人口迅速增長,本地水資源嚴重短缺,城市發展受到制約。為解決香港的燃眉之急,廣東省決定開展東江水引調工程,將東江清澈的水源引向香港。這項工程的實施,不僅有效緩解了香港的供水壓力,更為香港的經濟起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如香港商報所報導,東江水工程是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支撐,見證了兩地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時至今日,東江水已成為香港水資源的重要來源,約佔香港總供水量的70%以上。
為確保東江水源的清潔與安全,廣東省持續投入巨資進行水質監測和生態保護。廣東省政府積極建設水質監測站,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嚴格控制污染源,確保東江水源符合香港的飲用水標準。香港文匯網指出,為確保供水安全,廣東投入巨資建設水質監測站,實施生態保護工程,確保東江水源清潔。同時,粵港兩地加強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水資源保護政策,定期開展水質監測和信息交流,確保供水安全可靠。這種雙方共同努力、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為其他區域合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2025年恰逢東江水供港滿60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與國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共同見證了水利部與特區政府簽署《涉水事務管理與合作的安排》,進一步深化了兩地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合作,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水資源安全的重視。
東江水不僅是解決香港實際需求的民生工程,更是粵港合作的典範。它不僅促進了兩地的經濟發展,也增進了兩地人民之間的感情。近年來,隨著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粵港兩地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東江水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推動智慧水利建設方面,粵港兩地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水資源管理的創新模式。此外,東江水還為大灣區的生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促進了區域環境的改善。正如大公文匯網所報導,東江水見證了粵港兩地的深情厚誼,也見證了粵港兩地的騰飛發展。在水脈的連結下,粵港兩地的合作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共同譜寫更加美好的未來。
展望未來,東江水在粵港合作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水資源的壓力日益增大,粵港兩地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水資源挑戰。一方面,要繼續加強水資源保護,確保東江水源的清潔與安全;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水資源利用的新模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同時,要加強水資源方面的科技創新,開發新的水資源技術,為粵港兩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東江水不僅是兩地合作的成果,更是未來合作的基石,它將繼續見證粵港兩地攜手共進,共創繁榮的未來。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展覽的舉行,也正是一種對過去成就的回顧,以及對未來合作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