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逾4月低點 在岸僅7.31元 富瑞:最多跌30%
人民幣匯率近期面臨壓力,不僅在岸人民幣匯率跌穿7.31的關鍵心理關口,中間價也創下逾四個月以來的低點。這一趨勢引發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以及相關政策應對的關注。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更顯重要。
人民幣匯率的下跌與多重因素交織有關。首先,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走向是影響全球匯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聯準會若持續收緊貨幣政策,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向美國,從而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構成貶值壓力。其次,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放緩也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儘管中國政府持續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但經濟復甦的步伐仍未完全達到預期,這使得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其他地緣政治風險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根據富瑞的分析,人民幣匯率最多可能下跌30%,顯示市場對人民幣未來走勢的擔憂。
面對人民幣匯率的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穩定市場情緒。其中,調整中間價是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人民幣中間價是中國人民銀行(PBOC)設定的參考匯率,對市場的匯率預期具有引導作用。近期,人民銀行持續調整人民幣中間價,以反映市場供需變化,並向市場傳遞穩定匯率的信號。除了調整中間價外,中國政府還可能採取其他措施,例如降準、降息等,以增加市場流動性,支持經濟增長,從而提振人民幣匯率。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發文指出「天塌不下來」,並暗示降準、降息等政策隨時可能出台,這表明中國政府有決心穩定經濟和匯率。
此外,中國政府也在加強對資本流動的監管,以防止大規模的資本外流。通過控制資本流動,可以減輕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然而,資本管制也可能對外商投資和國際貿易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在維護金融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瑞穗銀行分析師指出,中國可能正在注入更多資金以對抗人民幣貶值,顯示出中國政府穩定匯率的決心。
總而言之,人民幣匯率的近期下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以穩定匯率,包括調整中間價、可能降準降息以及加強資本管制。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取決於全球經濟形勢、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以及中國政府的政策應對。市場參與者應密切關注這些因素的變化,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