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注意!一個原因或致胎兒患致命疾病!速看醫生解釋!

懷孕期間,準媽媽們需要格外注意自身健康,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她們的身體狀況,更直接影響著胎兒的發育。近年來,研究顯示,父親的年齡也可能成為影響胎兒健康的關鍵因素。一項研究指出,父親年齡越大,胎兒罹患單基因疾病的風險越高,而這些疾病往往由單一基因突變引起,對嬰兒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夭折,且常見的產前檢查也難以檢測。

懷孕初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黃體酮及催乳素會急劇上升,為胚胎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同時也可能引發一些不適症狀。這些不適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例如孕吐、疲勞、頻尿等。然而,孕吐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部分孕婦可能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影響日常生活。此外,荷爾蒙變化也可能導致胃酸倒流,引起胸口或喉嚨部位的灼熱感。子宮的擴大也可能導致腹部疼痛,這是因為支撐子宮的韌帶受到拉伸所致。

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孕婦還需要警惕一些潛在的健康風險。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全球約有2%至8%的孕婦會受到影響,香港的發病率約為3%至5%,換句話說,大約每20名孕婦中就有1名會患上此症。妊娠毒血症的傳統診斷依據是血壓升高和尿蛋白,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這些症狀。更重要的是,妊娠毒血症可能導致母嬰缺氧,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雙亡。因此,孕婦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及早發現並處理妊娠毒血症。此外,某些感染,如水痘,如果在懷孕初期感染,胎兒有機會受病毒感染,導致先天性水痘症候群,這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疾病。戊型肝炎對孕婦來說也更為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特別是在懷孕後期感染時。因此,孕婦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感染源,並及時諮詢醫生意見。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到父親因素對胎兒健康的影響。父親年齡越大,精子中的突變累積的可能性也越高,這可能增加胎兒罹患某些疾病的風險。例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發育性疾病,以及某些罕見的遺傳疾病,都可能與父親年齡有關。因此,有生育計劃的夫妻,尤其是高齡男性,應考慮進行遺傳諮詢,評估生育風險。此外,孕婦在懷孕期間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胎兒患病的風險。定期產檢,遵循醫生的建議,也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關鍵。近年來,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的推出,也為孕婦和嬰兒提供了額外的保護。研究顯示,孕婦接種RSV疫苗後,嬰兒出生90天內因感染RSV而導致的下呼吸道嚴重疾病風險可降低81.8%,出生180天內的風險亦可減低69.4%。

總而言之,孕婦的健康不僅取決於自身的生理狀況,也受到父親年齡、感染風險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及早了解這些風險,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於保障母嬰健康至關重要。定期產前檢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時諮詢醫生意見,都是孕期保健的重要環節。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對孕期健康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相信在未來,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