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逢國關注特首辦與新聞處分工 蔡傑銘:不容重疊人手
特首辦近期的人事調整與職位增設引發社會關注。為應對大量工作及協調需求,行政長官辦公室計劃增加三個職位,其中包括兩個有時限的新聞主任職系職位,以及一個常額的汽車司機職系職位,涉及總薪金開支約266萬元。此舉不僅引起立法會議員的質詢,也引發了公眾對於特首辦公室運作模式及資源分配的討論。本文將深入探討特首辦增聘職位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對新聞工作的影響,並分析相關事件所反映的政府行政效率與公眾透明度等議題。
特首辦增聘職位的主要原因在於應對日益繁重的工作量。根據官方說明,新增職位旨在加強新聞及公關工作,並提升協調和統籌能力。在現今複雜的社會環境下,特首辦需要處理大量來自各方面的資訊,並及時向公眾傳達政府政策和施政方針。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政府部門更需要積極利用各種平台與公眾互動,以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蔡傑銘指出,特首辦部門規模相對較小,要做好新聞及公關工作,必須與政府新聞處緊密合作。然而,人手短缺的情況下,避免大量人手工作重疊,精簡人手成為必然選擇。因此,增聘新聞主任職位,有助於擴展新媒體的影響力,並提升新聞發布的效率和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聘職位也反映了政府在資源分配上的考量。儘管社會各界對於政府開支普遍關注,但特首辦作為行政長官的辦公室,其運作效率和公眾形象對於政府的整體形象至關重要。增加新聞主任職位,有助於提升特首辦的新聞傳播能力,更好地向公眾解釋政府政策,並回應社會關切。此外,新增汽車司機職位,則有助於提升行政長官的出行效率,確保其能夠及時處理公務。然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需要謹慎權衡各項開支,確保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並向公眾交代清楚。明報等媒體的報導也關注到立法會議員對增加人手理由的質詢,顯示出公眾對於政府開支的審查力度正在加強。
除了人事調整,特首辦的運作模式也備受關注。近期,前特首林鄭月娥與現屆政府之間的關係引發討論。有評論指出,前特首辦曾表示林太「不應也不能」介入現屆政府的工作,這似乎暗示了政府部門之間存在溝通障礙或權責不清的問題。這種情況不僅可能影響政府的決策效率,也可能損害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因此,特首辦需要加強與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政策的順利推行。同時,特首辦也應加強與公眾的互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總而言之,特首辦增聘職位是為了應對日益繁重的工作量,提升新聞傳播能力和協調效率。然而,此舉也引發了公眾對於政府開支和運作模式的關注。在未來,特首辦應繼續加強與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並提升與公眾的互動,以確保政府的運作效率和公信力。同時,政府也應加強資源分配的透明度,向公眾交代清楚各項開支的用途,以贏得公眾的信任和支持。此次事件也提醒我們,政府行政效率和公眾透明度是現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斷提升這兩方面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