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俄伊朗4月8日莫斯科會談 聚焦伊朗核問題
4月8日,俄羅斯新聞社(RIA)報道,中國、俄羅斯與伊朗在莫斯科舉行磋商,重點討論伊朗核計劃議題。此次磋商正值國際社會對伊朗核問題持續關注之際,各方試圖尋求解決方案,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伊朗核問題的複雜性源於其歷史背景、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各方利益的交織,而中俄伊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對於推動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
伊朗核問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伊朗開始發展核工業。隨著時間推移,伊朗的核計劃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特別是西方國家,他們擔心伊朗可能利用核技術發展核武器。2006年初,伊朗核問題成為美國與伊朗關係的核心問題,甚至成為潛在戰爭的導火線。儘管經過多輪談判,包括2015年達成的全面協議(JCPOA),但由於美國在2018年退出協議並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核問題再次陷入僵局。維基百科對伊朗核問題的描述清晰地闡述了其發展歷程與複雜性。
此次中俄伊在莫斯科的磋商,體現了各方尋求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共同意願。俄羅斯方面,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願盡一切努力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並願意在促成德黑蘭與華盛頓之間對話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這表明俄羅斯在伊朗核問題上秉持著客觀中立的立場,希望通過對話與協商找到解決方案。而中國,一直以來都主張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並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談判。正如3月14日北京會晤中,中俄伊重申應摒棄制裁施壓、武力威脅,強調通過相互尊重的政治外交接觸和對話是唯一可行途徑。
此次磋商也正值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核查問題上存在分歧之時。伊朗方面一直強調其核計劃的和平性質,並承諾全面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保障监督协定义务。然而,西方國家對伊朗的核活動的透明度表示擔憂,並要求伊朗配合IAEA的核查工作。在這種背景下,中俄伊之間的磋商,可以為伊朗與西方國家之間建立信任、恢復對話創造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政府實施“极限施压”政策下,中俄伊在北京的會晤更顯重要,體現了各方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法治的決心。
總而言之,中俄伊在莫斯科就伊朗核問題舉行磋商,是各方尋求解決問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舉措。此次磋商不僅體現了中俄伊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共同立場,也為伊朗與西方國家之間恢復對話、建立信任創造了機會。伊朗核問題的解決,需要各方展現政治智慧和靈活性,通過對話與協商,找到符合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未來,國際社會應繼續支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