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之間的核協議問題,近期再度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在經歷了數年的緊張對峙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表示願意與伊朗展開直接談判,試圖重塑核協議的內容。然而,伊朗方面卻對此持拒絕態度,使得局勢更加複雜。此舉不僅牽動著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也反映出美國國內政治以及國際力量博弈的微妙變化。
自2018年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JCPOA)以來,美國對伊朗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旨在迫使伊朗放棄核武器發展計畫,並改變其在中東地區的行為。特朗普政府採取「最大限度施壓」策略,試圖通過經濟手段迫使伊朗就範。然而,伊朗並未屈服,反而逐步減少履行協議的義務,導致協議瀕臨崩潰。儘管如此,特朗普仍堅持對伊朗施壓,甚至公開揚言若伊朗不與美國就核問題達成協議,便會轟炸伊朗,顯示其強硬的立場。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則透過阿曼向美方遞交回信,明確表示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並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系列舉動,一方面是為了兌現其競選承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國內樹立強硬的形象。然而,這種單邊主義和強硬政策,不僅未能有效解決核問題,反而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還曾向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致函,要求在兩個月內達成核協議,顯示其急於在卸任前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意願。然而,伊朗方面對此並未給出積極回應,認為美國的態度不夠誠懇,且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此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多次訪問美國,試圖影響特朗普的對伊朗政策,並希望討論針對伊朗核設施的潛在打擊措施,反映出以色列對伊朗核計畫的強烈擔憂。
另一方面,伊朗拒絕與美國直接談判,也與其國內政治有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明確表示,伊朗不會在美國的壓力下進行談判,並強調伊朗將對任何威脅做出強而有力的回應。這種強硬的表態,一方面是為了維護伊朗的國家尊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鞏固國內的權力。此外,伊朗還指責美國違反協議,並要求美國首先恢復履行協議義務,才能考慮重啟談判。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曾表示,一國元首公開威脅伊朗,是對國際法的公然違反。
總而言之,美國與伊朗之間的核協議問題,目前仍處於僵局。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強硬手段迫使伊朗就範,但伊朗方面卻堅持拒絕直接談判,並對美國的威脅做出強烈回應。這種對峙態勢,不僅增加了地區衝突的風險,也使得核協議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方展現政治智慧和誠意,通過外交手段尋求共識,才能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拜登政府上任後,對伊朗政策的調整,以及伊朗自身國內政治的變化,都將是影響未來局勢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