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軍艦製造商合作 提升美海軍造船實力 追趕中國

美國與南韓的軍艦製造商達成合作協議,旨在提升美國海軍的造船能力,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此舉不僅反映了美國在軍事競爭中對中國的關注,也凸顯了其自身造船產業所面臨的挑戰。長期以來,美國的造船能力受到勞動力短缺、產業結構老化等因素的制約,而中國則憑藉龐大的產業基礎和快速的技術進步,在軍艦製造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領先。

美國與韓國的合作,主要體現在美國最大軍用造船廠杭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HII)與南韓現代重工公司簽署的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驅逐艦的建造方面展開合作,利用韓國在造船技術和效率方面的優勢,彌補美國在產能方面的不足。現代重工在建造神盾艦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包括美軍勃克級驅逐艦和南韓世宗大王級驅逐艦,這使得合作具有堅實的技術基礎。HII总裁布莱恩·布朗切特表示,此次合作旨在建立驅逐艦建造商的合作關係,藉由雙方在“宙斯盾”作战系统导弹方面的共同技術,提升整體造船能力。

美國在造船能力上落後於中國,已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根據美國軍方情報部門的數據,中國目前擁有的艦艇數量遠超美國,分別為355艘和296艘。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艦艇總數上,也體現在建造速度和成本上。中國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1倍,這使得美國海軍在規模和現代化方面面臨嚴峻挑戰。為此,美國政府正在積極尋求各種途徑來重振造船產業,包括與盟友合作、增加投資、簡化流程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也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展開「301調查」,並舉行聽證會,討論可能的制裁措施或重組造船業格局。

除了與韓國的合作,美國也在積極尋求與日本在造船領域的合作。美國之音的報導指出,美國正在求助於南韓和日本的造船業來重振停滯的海軍造船廠。日本共同社也引述多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稱,美國正在與日本討論在造船領域加強合作的可能性。這種多方合作的趨勢,反映了美國在應對中國軍事崛起時,希望借助盟友的力量,共同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然而,美國財長耶倫也指出,中國提高對美商品進口關稅是一個巨大錯誤,因為這並不能對美國造成太大損失,顯示出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性。

總而言之,美韓軍艦製造商簽署合作協議,是美國提升海軍造船能力、追趕中國艦隊規模的重要一步。此舉不僅體現了美國在軍事競爭中的戰略考量,也反映了其自身產業所面臨的挑戰。通過與韓國和日本等盟友的合作,美國有望在造船技術、產能和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從而增強其海軍力量,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然而,中美之間的競爭與貿易摩擦,以及美國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對未來造船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