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務大獎」嘉許持續貢獻機構 羅淑佩:塑造香港國際形象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日強硬回應美國對香港加徵關稅的行為,並提出七大方向的應對策略。此舉不僅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決心,更彰顯了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拓展國際合作的戰略方向。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香港如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同時抓住國家發展機遇,已成為至關重要的課題。
美國近期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其中對香港產品加徵34%關稅,加上此前已有的20%關稅,總計達到54%。李家超批評此舉是美國的霸凌野蠻行為,嚴重破壞了世界經貿秩序。面對這一局面,香港特區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明確提出將從七個方面加大力度應對,以減輕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並維護香港的經濟穩定。
首先,也是最為核心的一點,便是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李家超多次強調,香港必須充分利用國家發展的巨大潛力,深化與內地的經濟合作,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不僅是應對外部壓力的有效途徑,更是香港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例如,香港可以進一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與深圳、廣州等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此外,香港還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拓展與沿線國家的經貿聯繫,開拓新的增長點。
其次,香港將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擴大香港的經貿朋友圈。這意味著香港將積極尋求與更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降低貿易壁壘,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特別是與東盟國家和中東地區的合作,將成為香港拓展新市場的重要方向。通過多元化的國際合作,香港可以有效分散風險,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第三,香港必須加快產業升級轉型,開展高增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展。長期以來,香港的經濟結構相對單一,過度依賴金融、貿易和旅遊業。面對外部衝擊,香港更需要加快產業多元化進程,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提升經濟的競爭力和韌性。政府應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香港的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李家超還提到,香港將加強金融穩定風險管理,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能力,以及加強與各界溝通,凝聚共識。這些舉措都旨在提升香港應對外部風險的整體能力,確保香港的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李家超也強調香港要爭取機會為網紅提供可行支援,讓世界各地認識香港,這體現了香港政府在文化交流和品牌推廣方面的努力。
總而言之,面對美國的關稅戰,香港特區政府的回應是堅定而果斷的。通過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國際合作、加快產業升級等多項舉措,香港將有效應對外部風險,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然而,這也需要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凝聚共識,共同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展望未來,香港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國家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並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