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億元沽出遠金控,呎僅1.8萬元,低於高峰期7成,中國評級機構已接手。
紀惠集團近期頻頻拋售旗下物業,引發市場關注。由湯文亮擔任行政總裁的紀惠集團,先後沽出灣仔總部及金鐘遠東金融中心高層全層,總涉資逾4億元。此舉被視為投資者紛紛套現的現象,反映出甲廈市場前景不明朗。
近期,紀惠集團以約1.944億元沽出金鐘甲級商廈遠東金融中心39樓全層,成交呎價為1.8萬元。相較於該廈的歷史高峰期,呎價已下跌約7成。值得注意的是,紀惠集團持貨該物業長達18年,此次沽售已實現約68%的升值。然而,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即使有盈利,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走勢的謹慎態度。此外,紀惠集團早前亦以7757萬港元出售灣仔總部,新銀中心全層寫字樓呎價約1萬元。
甲廈市場的空置率持續上升,是促使紀惠集團頻頻減持的重要因素。根據市場數據,香港甲廈的空置率已突破歷史高位,顯示出整體需求疲軟。貿易戰的影響也加劇了市場的壓力,CBRE等國際地產顧問公司指出,目前的貿易戰較七年前更加嚴重,香港經濟必將受到衝擊,進一步影響商廈市場的表現。中國評級機構接手紀惠集團的遠東金融中心部分資產,也反映出內地資金對香港商廈市場的興趣。然而,這並不能完全抵消市場的下行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紀惠集團的減持行動並非孤例。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許多投資者選擇先將資產變現,以降低風險。這種「散貨」行為可能會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進一步打壓商廈價格。儘管如此,部分投資者仍然看好香港的長期發展潛力,認為在經濟復甦後,商廈市場有望回暖。然而,在短期內,市場仍將面臨諸多挑戰。
總而言之,紀惠集團頻頻沽售物業,是香港甲廈市場面臨壓力的縮影。貿易戰、空置率上升以及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著市場的走勢。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謹慎評估風險,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