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升級!特朗普再出招,中港小額包裹關稅翻3倍至90%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近期再度對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進口商品採取關稅措施,將小額包裹的關稅稅率大幅提升,並取消了先前的小額包裹豁免關稅政策。此舉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對跨境電商、消費者以及相關產業鏈產生了深遠影響。

自2018年以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和貿易逆差為由,對大量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儘管雙方曾多次進行談判,但未能達成全面協議。此次關稅政策的調整,是特朗普政府在卸任前夕,再次向中國施壓的舉動。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白宮於當地時間4月8日宣布,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包裹徵稅額從貨值的30%提高至90%。進口商需繳付的關稅為貨值的90%或75美元(約新台幣2175元),取較高者。此政策將於5月2日起正式生效。

此項政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對於依賴跨境電商的消費者而言,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商品價格將大幅上漲,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許多消費者過去會透過跨境電商購買價格較低的商品,但高額關稅的增加,使得這種優勢不再存在。其次,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而言,關稅成本的增加將直接影響其利潤空間,迫使其提高商品價格或尋找其他供應鏈。一些小型跨境電商企業可能難以承受高額成本,面臨倒閉的風險。此外,此政策也可能導致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出口貿易受到衝擊,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此舉並非孤立事件。早在2月1日,特朗普就簽署過行政命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同時取消了美國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貨物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這意味著,即使是價值較低的小額包裹,也將被徵收關稅。此舉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並鼓勵國內產業的發展。然而,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政策並非解決貿易問題的有效方法,反而會導致物價上漲、供應鏈中斷以及全球經濟衰退。

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中國政府也採取了反制措施。中國率先對特朗普的關稅戰作出反制,但已遭到特朗普「加徵50%額外關稅」的反擊。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仍堅持維護自身利益,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將繼續受到全球的關注。此次美國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政策,無疑為中美貿易關係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也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各國企業和消費者都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並做好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