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對進口藥品徵關稅 迫使製藥廠回美生產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布了一系列關稅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計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旨在迫使製藥公司將生產線遷回美國本土。此舉不僅是特朗普政府推動「美國優先」政策的體現,也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此項政策的推出,正值全球對藥品供應鏈安全和價格透明度日益關注之際,其影響將波及全球製藥產業,並可能對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長期以來貿易策略的一部分。早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就開始對中國等國家進口商品徵收關稅,聲稱此舉旨在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如今,將關稅的矛頭指向藥品行業,更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將「重塑美國製造」作為核心目標的決心。根據香港01的報導,特朗普表示:「我們將對藥品課稅,等我們這麼做之後,它們(藥廠)就會湧回美國,因為我們才是最大市場。」ETtoday新聞雲也指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徵收「重大關稅」,迫使製藥公司撤離中國,回流美國設廠。儘管藥品目前仍被排除在一些關稅範圍之外,但特朗普政府的意圖已十分明確。
然而,將藥廠遷回美國並非易事。正如Yahoo財經報導,川普總統在白宮記者會上雖然喊出「美國製造」,但將工廠遷回美國的成本高昂且難度巨大。除了生產成本的上升外,美國國內的法規、勞動力市場以及供應鏈的完善程度都存在挑戰。此外,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彈。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堅決反對,並將採取反制措施。Yahoo財經也提到,如果中國不取消報復性關稅,美國將對中國產品徵收額外50%的關稅。這種貿易戰的升級,不僅會損害全球經濟,也可能導致藥品價格上漲,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成本。香港01的另一篇報導指出,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已對中國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了數十億美元的關稅,顯示特朗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態度強硬。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正值全球對藥品供應鏈安全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之際。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藥品供應鏈的脆弱性,許多國家開始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供應來源的風險。因此,將藥品生產遷回本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藥品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元樟生技也積極因應美國新關稅挑戰,啟動全方位國際佈局策略,顯示出企業對此趨勢的敏銳洞察。然而,僅僅依靠關稅政策來實現藥品供應鏈的重塑,顯然並不足夠。更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才能真正實現藥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對藥品徵收關稅的舉措,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延伸,旨在重塑美國製造業,提高藥品供應鏈的安全性。然而,此舉也面臨著成本高昂、國際反彈以及全球貿易格局調整等多重挑戰。在全球藥品供應鏈重塑的大背景下,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尋找平衡點,才能實現經濟發展和公共健康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