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阿里京東商品降僅3%;美加徵中港小包稅額翻三倍
美國近期對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引發了廣泛關注,也對相關企業造成了衝擊。此舉是美國與中國貿易戰持續升溫的最新一環,不僅影響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也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影響。此次關稅調整,特別是針對小額包裹的徵稅,更直接影響了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和消費者的購物成本。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取消了此前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小額包裹的關稅豁免政策,新規定自5月2日起生效。根據此政策,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將不再享有免稅待遇,而是按照90%的稅率徵收關稅。這一舉措與此前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的關稅疊加,使得整體稅率大幅提升。此前,美國已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了約54%的關稅,加上此次小額包裹的90%關稅,意味著部分商品進口美國的總稅率將超過140%。此舉無疑將增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並可能引發進一步的貿易摩擦。
此次關稅政策的變動,對中國的電商巨頭如阿里巴巴和京東產生了直接影響。香港01的報導指出,消息公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雙雙下跌約3%,反映了市場對此政策的擔憂。由於小額包裹是跨境電商的重要渠道,關稅的提高將直接影響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此外,etnet經濟通也報導,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後,敏感股急插,阿里京東同受挫,顯示市場對貿易戰的緊張局勢感到不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關稅調整不僅影響了大型電商平台,也對依賴跨境電商的小型企業和個人賣家造成了衝擊。他們可能面臨更高的運營成本和更低的利潤空間,甚至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中國政府也採取了相應的對等措施。香港01報導,中國宣布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的關稅,以回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然而,這種對等關稅的策略,雖然可以對美國出口商造成一定的壓力,但也可能導致雙方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並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需要積極尋求轉型升級,擺脫對出口的過度依賴,並加強國內市場的開發。正如香港01的另一篇文章所指出的,中國應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積極發展國內市場,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應對外部挑戰。
總而言之,美國加徵中港小額包裹關稅,是貿易戰持續升溫的結果,對中國電商企業、全球供應鏈以及兩國貿易關係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面對這一挑戰,中國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包括加強國內市場開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尋求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國際社會也應共同努力,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多邊主義,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