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揭密:台積電不在美建廠將面臨100%稅率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再度公開談及台積電在美設廠議題,並透露他曾直接向台積電表示,若該公司不願將晶片製造基地設於美國,將面臨高達100%的稅率。此言論不僅引發國際關注,更凸顯了地緣政治與半導體產業之間的複雜關聯。特朗普將台積電來美投資視為其執政期間的重大成就,並以此強調其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然而,這種以關稅威脅作為手段促使外國企業投資的作法,也引發了對於貿易保護主義與公平競爭的討論。

特朗普的威脅並非空穴來風。在過去的執政期間,他曾多次利用關稅作為貿易談判的籌碼,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商品加徵關稅,旨在重振美國製造業,減少貿易逆差。此次針對台積電的言論,可以視為其重申貿易保護主義立場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並非完全出於自願,而是受到美國政府的政策鼓勵和補貼。美國政府深知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確保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至關重要。因此,美國政府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等政策,吸引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在美設廠。

台積電在美設廠的舉動,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有助於分散半導體供應鏈,降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提升供應鏈的韌性。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各國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在半導體技術的領先地位方面。美國希望通過吸引台積電等企業在美設廠,縮小與亞洲地區在半導體技術上的差距,重奪產業主導權。然而,台積電在美設廠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高昂的建造成本、技術人才的短缺以及複雜的法規環境等。此外,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項目,也捲入了歧視訴訟,原告指控台積電在招聘過程中存在歧視行為,並已提出擴大集體訴訟。

除了台積電的投資,特朗普還預告下一步將對藥品課稅,並批評中國大陸操縱匯率來抵銷關稅的負面效果。這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特定產業,而是具有更廣泛的範圍和目標。他將關稅視為一種有效的經濟工具,可以用來保護美國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改善貿易平衡。然而,關稅政策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提高消費者成本、阻礙國際貿易和引發貿易摩擦。此外,過度依賴關稅也可能導致產業結構失衡,阻礙創新和發展。

總而言之,特朗普對台積電的威脅以及其關稅政策,反映了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半導體產業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發展與各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息息相關。美國政府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和關稅手段,提升自身在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但這種做法也可能引發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未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實現公平競爭和互利共贏,將是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挑戰。同時,台積電自身也需要在美國的投資中,克服各種挑戰,確保項目順利進行,並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