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食物致癌 世衞警示2A致癌物 食道癌風險高
飲食習慣與食道癌風險:高溫食物的潛在危害
食道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全球每年都有數十萬人罹患。除了吸菸、飲酒等眾所周知的風險因素外,飲食習慣也與食道癌的發生息息相關。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高溫食物的致癌風險提出警示,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將深入探討高溫食物與食道癌之間的關聯,分析其潛在危害,並探討如何透過調整飲食習慣來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高溫食物的致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的警示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超過65°C的熱飲列為2A級致癌物。2A級致癌物代表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有充分的動物實驗證據,以及對致癌機制的合理解釋。這意味著,長期攝取過燙的食物或飲品,可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研究顯示,過燙飲食引發食道癌的風險為一般熱食的1.92倍,顯示高溫對食道黏膜的損害不容小覷。
食道黏膜非常脆弱,當高溫食物接觸食道時,會造成黏膜細胞的損傷,長期反覆的損傷可能導致細胞突變,進而增加癌變的風險。此外,高溫還會破壞食道黏膜的保護屏障,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致癌物質的侵害。陳鍵明醫生指出,高溫的飲料和食物(超過65度)列為2A級的致癌物質,換句話說,真的有致癌風險。
高溫食物的潛在危害:不只是食道癌
除了食道癌,高溫食物還可能對口腔、咽喉等消化道器官造成損傷。過燙的食物會灼傷口腔黏膜,導致潰瘍、疼痛等症狀。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味覺,甚至增加口腔癌的風險。此外,高溫食物還可能刺激咽喉黏膜,引起炎症、水腫等不適。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短時間的接觸,高溫也可能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傷。研究表明,當溫度達到攝氏65度在同一位置2秒已可灼傷,若70°C以上則更易造成損傷。因此,即使只是偶爾食用過燙的食物,也應引起警惕。
降低食道癌風險的飲食建議
為了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我們應盡量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和飲品。以下是一些具體的飲食建議:
- 放涼後再食用: 烹調好的食物應稍微放涼後再食用,避免直接食用剛出鍋的熱食。
- 分批小口食用: 避免一次性大量吞食過燙的食物,可以分批小口食用,讓食道有足夠的時間適應溫度。
- 避免過度刺激: 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取,這些食物容易刺激食道黏膜,增加損傷的風險。
- 均衡飲食: 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多攝取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果,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 戒菸限酒: 吸菸和飲酒是食道癌的重要風險因素,應盡量戒菸限酒。
除了飲食習慣,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也是預防食道癌的重要措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顯著提高食道癌的治癒率。
總而言之,高溫食物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世界衛生組織的警示提醒我們,應重視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盡量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和飲品,以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透過調整飲食習慣,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