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查獲港珠澳口岸走私車,查扣120萬耳機鞋履,64歲司機被拘

香港海關近期在港珠澳大橋口岸進行截查行動,成功偵破一起走私冒牌貨案件,檢獲市值約120萬港元的懷疑冒牌貨物,包括耳機、鞋履、手提電話保護殼、太陽眼鏡以及皇家馬德里球衣等。行動中,一名64歲的貨車男司機被當場拘捕,目前已獲保釋候查。

此次事件再次凸顯了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在打擊走私活動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港珠澳大橋作為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成為不法分子走私貨物的熱門路線。海關人員一直以來都加強在口岸的巡查和風險評估,以有效遏制走私活動的發生。

海關加強口岸巡查,打擊走私活動

根據香港01、Yahoo財經等多家媒體報導,海關人員在3月21日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透過風險評估鎖定一輛可疑貨車進行檢查。經檢查後,海關人員在車斗內發現大量懷疑冒牌貨物,總計約6600件,估計市值高達120萬港元。這些貨物種類繁多,涵蓋了日常消費品,如手提電話保護殼、耳機、太陽眼鏡以及鞋履等,甚至包括知名球隊的球衣,顯示走私集團的活動範圍廣泛。海關人員隨即拘捕了該輛貨車的64歲男司機,並將其帶回總部進行進一步調查。

海關發言人表示,此次行動充分展現了海關在打擊走私活動方面的決心和能力。海關將繼續加強在各個口岸的巡查力度,並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升風險評估的準確性,以有效遏制走私活動的蔓延。同時,海關也呼籲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共同打擊走私活動。

冒牌貨物氾濫,影響經濟及消費者權益

走私活動不僅對香港的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更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冒牌貨物通常品質低劣,不僅無法提供與正品相同的性能和保障,更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此外,走私活動也導致政府稅收流失,影響了香港的財政收入。星島頭條、AM730等媒體指出,此次檢獲的貨物種類繁多,反映出冒牌貨物在市場上的氾濫程度。

近年來,隨著網購的普及,冒牌貨物的銷售渠道也日益多元化。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平台進行銷售,使得冒牌貨物的流通更加隱蔽。海關人員一方面加強對網絡平台的監控,另一方面也加強與其他執法部門的合作,共同打擊網絡走私活動。

未來展望:加強合作,提升打擊效率

面對日益嚴峻的走私形勢,香港海關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打擊能力,並加強與內地及澳門海關的合作。透過情報共享、聯合行動等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打擊跨地域的走私犯罪。巴士的報、AASTOCKS.com等媒體報導,海關將繼續深化與內地及澳門海關的合作,共同構建更加完善的打擊走私體系。

此外,海關也需要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提高他們的防偽意識。透過宣傳活動、媒體報導等方式,讓消費者了解如何辨別真偽,避免購買到冒牌貨物。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走私活動,維護香港的經濟繁榮和消費者的權益。此次檢獲的120萬元冒牌貨物,僅僅是冰山一角,未來海關仍需持續努力,才能有效打擊走私犯罪,保障香港的貿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