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救援隊回國,指揮官分享4次餘震經驗,高溫導致體力消耗大
緬甸中部於近期遭受強烈地震侵襲,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及建物毀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特區以及上海等地的救援隊伍迅速組成並趕赴災區,展開緊急救援行動。此次救援行動不僅展現了人道關懷,也凸顯了救援隊員在極端環境下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香港救援隊於近日完成在緬甸的救援任務,並於4月10日晚間返回香港。根據救援隊指揮官的報告,此次任務期間,隊員們不僅要面對頻繁發生的餘震,更要忍受高達40度的酷熱天氣,這對體力的消耗極為巨大。香港01的報導指出,此次救援隊由消防處、保安局、入境處及醫院管理局成員組成,充分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對此次救援行動的高度重視。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國際機場為隊員舉行了迎接儀式,並讚揚他們是香港的驕傲。
在救援過程中,救援隊員們面臨著多重困難。除了餘震和高溫之外,當地訊號不佳也影響了救援工作的效率。來自廣東救援隊的隊員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在救援過程中經歷了多次餘震,且通訊訊號時常受到干擾,增加了搜救工作的難度。然而,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救援隊員們仍然堅持不懈,爭分奪秒地尋找倖存者。文匯網的報導顯示,中央政府派遣的救援隊伍截至4月2日已成功救出8人,而香港特區救援隊也義不容辭地參與了搜救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發生125小時後,救援隊伍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近125小時的52歲緬甸女性,創造了生命的奇蹟。Yahoo新聞報導指出,這項救援行動是由中國救援隊伍在曼德勒金色鄉村酒店救援點完成的。救援隊員們利用專業的破拆工具和探測儀器,在廢墟上打通救援通道,最終成功將該女性救出。這項成果不僅鼓舞了當地民眾的士氣,也展現了救援隊員們的專業技能和無私奉獻精神。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以及香港特區救援隊在4月9日乘坐中國空軍運-20飛機平安返回北京,圓滿完成國際救援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對此表示肯定。上海市寶山藍天救援隊也迅速集結隊員,攜帶專業設備前往災區支援,與當地救援力量共同努力。
緬甸地震的救援行動,不僅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更是一次國際合作的典範。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救援隊伍,攜手並肩,共同為拯救生命而努力。此次救援行動充分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也彰顯了國際社會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團結與合作。在救援過程中,隊員們不僅要克服自然環境的挑戰,還要關注災民的心理需求,為他們提供及時的心理輔導和支持。災民們渴望尋親,臉龐上的焦慮與期盼,更激勵著救援隊員們堅持下去,不放棄任何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