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訛詐」 遭遇鋼板反彈 香港商報揭秘
美國近期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更在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中激化了緊張局勢。這項政策被廣泛視為美國以關稅作為施壓和謀利工具的典型霸凌行為,而中國則採取了連環反制措施,使得美方在關稅戰中屢屢「踢到鋼板上」。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關稅政策的背景、影響,以及中國的反制策略,並分析其對全球貿易格局的潛在衝擊。
美國政府以「對等」為名,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加徵關稅,此舉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不滿。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明確指出,「對等關稅」至少在短期內,並不會帶來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損害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此政策的實施,不僅影響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也波及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引發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廠商會強烈反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認為此舉將對香港的貿易活動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於原產於中國的貨品,美國額外徵收34%關稅,以及取消來自內地和香港小額包裹的關稅優惠,都將對香港的進出口貿易帶來衝擊。
中國並未坐以待斃,而是迅速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後,中方立即表示將進行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隨後,一系列反制措施落地,包括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農產品等商品加徵關稅,並採取其他貿易限制措施。中國的強硬態度,顯示其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決心。環球時報更強調,關稅訛詐唬不住中國,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這種堅定的立場,使得美國的關稅政策在中國面前遭遇了強烈的阻力。中國的立場是,可以坐下來談,一起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解決彼此的關切,在兜住原則底線的前提下,哪怕多做一點讓步都無所謂。
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實際上是雙方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博弈。美國試圖通過關稅手段,迫使中國在貿易政策上做出讓步,以縮小貿易逆差,並維護美國的產業競爭力。然而,中國並非輕易屈服的對手,而是採取了對等反制措施,並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以分散風險。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中美互相掐着脖子,誰先鬆手誰就輸了。這場關稅戰的結果,將不僅影響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也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目前,美國的關稅政策已經導致美股的震盪,甚至出現崩盤的跡象,顯示出市場對這場關稅戰的擔憂。
總而言之,美國的「關稅訛詐」政策,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激化了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並對全球貿易格局造成了負面影響。中國的連環反制,使得美國在關稅戰中屢屢受挫。這場關稅戰的長期發展,將取決於中美雙方能否通過對話和協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未來,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以促進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不僅關乎兩國的利益,也關乎全球的經濟福祉。因此,雙方應以建設性的態度,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共同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