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營盤瑧蓺再蝕讓:兩房呎1.8萬!7年貶值近四成
西營盤瑧蓺近期再度出現蝕讓個案,一伙兩房單位以870萬元成交,呎價僅為18,831元,創下屋苑呎價次低紀錄。原業主於2018年以一手購入該單位,7年間帳面損失高達483.5萬元,蝕幅達36%。此事件不僅反映了目前香港樓市的下行壓力,也突顯了部分區域房產投資風險的增加。
香港樓市長期以來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利率變動、經濟形勢、政策調控以及供需關係等。近年來,受到全球經濟不明朗、本地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利率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香港樓價整體呈現下跌趨勢。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年中,受到社會事件和疫情的雙重衝擊,樓市更是經歷了較大的波動。西營盤瑧蓺的個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2018年一手樓市曾經經歷一段較為熱絡的時期,當時的價格可能相對較高。然而,隨後的市場變化使得該單位在7年後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導致了較大的蝕讓。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蝕讓盤並非個例。根據香港01的報導,近期啟德天寰也出現了逾千呎四房戶以2750萬成交,持貨7年帳面損失高達1784萬。此外,其他區域如沙田花園城也有兩房單位以308萬元沽出。這些案例都表明,部分業主在過去高位購入的物業,目前面臨著較大的貶值壓力。祥益地產的資料也顯示,市區半新盤樓價持續尋底,例如西營盤63 Pokfulam的單位,實用面積約269方呎的一房單位,成交價約530萬元,原業主約3年前購入,帳面貶值約10%。這種情況反映了市場對未來樓價的悲觀預期,以及投資者避險情緒的升溫。
除了個別屋苑的蝕讓個案外,整體樓價的下跌也體現在呎價的變化上。根據博思物業的資訊,近一年多整體甲廈呎價回落,即使是優質的商廈物業也出現了價格調整。例如,去年2月,某甲廈高層單位以約2,838萬元成交,呎價約13,373元,但其後市道轉差,價格也隨之調整。360物業網的數據也顯示,部分兩房戶的呎價已經跌至兩萬元以下。這種普遍性的價格下跌,對整個樓市的信心產生了負面影響,也使得更多業主選擇以蝕讓價出售物業,以盡快套現資金。
總而言之,西營盤瑧蓺的蝕讓個案是目前香港樓市下行趨勢的一個縮影。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香港樓價整體呈現下跌趨勢,部分區域的房產投資風險增加。類似的蝕讓盤並非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對於有意投資香港房產的買家來說,需要謹慎評估市場風險,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於現有業主來說,則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銷售策略,以降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