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發局揭示關稅對全球貿易的負面影響及港商開拓新市場策略

在全球貿易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關稅對環球貿易的影響已成為各國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不僅直接影響了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更間接影響了全球貿易格局。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其對外貿易也受到波及。面對這一局面,香港貿發局積極呼籲業界應對,並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包括升級轉型、利用平台開拓新市場等。本文將深入探討關稅對環球貿易的影響,分析香港商界應對的策略,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關稅影響下的全球貿易格局

關稅作為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手段,旨在通過提高進口商品價格,保護本國產業。然而,關稅的實施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影響。首先,關稅會導致全球貿易量下降,阻礙國際經濟合作。其次,關稅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其競爭力。此外,關稅還可能引發貿易摩擦,甚至導致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近年來,美國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尤其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就對全球貿易產生了顯著影響。

根據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的分析,香港企業早已為應對美國關稅措施做好了準備。儘管2017年至2024年期間,香港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約9-10%,但整體出口在同期卻增加了17%。這表明香港企業正在積極調整出口結構,開拓多元化市場,以減輕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具體而言,香港企業加大了對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力度,成功實現了出口多元化。

香港貿發局的應對策略與平台作用

面對關稅帶來的挑戰,香港貿發局積極採取措施,協助業界應對。首先,貿發局呼籲業界注重升級轉型,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以增強競爭力。其次,貿發局充分發揮其平台作用,為企業提供開拓新市場的機會。例如,貿發局舉辦的各種展覽會、高峰論壇等活動,為企業提供了與國際買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強調,在全球貿易戰的形式下,業界必須做好充足準備,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同時,貿發局亦將充分發揮其平台作用,如展覽會、高峰論壇等,協助企業尋找新的商機。此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援措施,包括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的新一輪支援措施,以協助企業加快開拓新興市場。信保局即時推出的三項支援措施,旨在加強對企業的支援,以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風險。

市場多元化與新貿易走廊的探索

除了升級轉型和利用平台開拓新市場外,香港商界還積極探索市場多元化的新途徑。例如,香港企業正在積極開拓東盟、中東、日本、韓國等市場,以分散風險,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此外,香港還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探索新貿易走廊,為企業開拓新市場提供更多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國暫緩了對其他地區的“對等關稅”90天,但卻將中國的關稅增至125%。林健鋒及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均呼籲大家不要自亂陣腳,繼續保持警惕,積極應對。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也表示,貿易戰影響市場資金部署,短期為金融市場帶來波動,仍需視乎關稅政策後續發展及如何落實,但對會計行業是有危有機。

總而言之,關稅對環球貿易的影響是深遠的,香港商界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然而,通過積極應對,包括升級轉型、利用平台開拓新市場、探索市場多元化等策略,香港企業有望克服困難,實現持續發展。未來,香港貿發局將繼續發揮其平台作用,為企業提供更多支援,協助其在全球貿易中取得成功。同時,香港也應繼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動貿易自由化,為全球經濟的繁榮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