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发关注:摩根大通策略师评论关税政策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近期再度成為市場焦點。不僅白宮確認對中國關稅升至145%,特朗普本人也據報承認考慮進一步提高關稅,甚至暗示可能對歐盟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這些舉動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擔憂,也讓投資者重新評估相關風險。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的策略師對此亦有評論,但部分內容卻被隱去,顯示了政策的敏感性與潛在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其根源可追溯於其「美國優先」的貿易理念。他認為,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對美國不利,導致了大量就業崗位的流失和貿易逆差的擴大。因此,他上任後便開始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旨在保護美國國內產業,並迫使其他國家重新談判貿易協議。最初的關稅措施主要針對鋼鐵和鋁等產品,隨後擴大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國家和商品。然而,這些關稅措施也引發了貿易摩擦,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
近期,特朗普再次提出提高關稅的可能性,主要針對中國商品。白宮官員證實,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升至145%,而特朗普最新的行政命令更是將關稅提高至125%,並加上了針對芬太尼問題的20%額外關稅。此外,他還暗示可能對歐盟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理由是歐盟對威士忌徵稅。這些舉動不僅會直接影響相關商品的價格和貿易量,還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報復性措施,進一步擾亂全球貿易秩序。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的策略師在評論這些關稅政策時,出於對公司和同事的考慮,選擇隱去部分報告內容,這反映了政策的複雜性和潛在風險。據悉,該策略師最初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形容為「蠻力錘擊」,但隨後刪除了部分內容,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除了直接的貿易影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還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例如,關稅的提高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物價上漲,從而加劇通脹壓力。摩根大通CEO戴蒙就曾表示,特朗普的關稅將推高通脹,加劇美國經濟疲軟。此外,關稅還可能抑制投資和消費,阻礙經濟增長。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也正在採取措施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例如敦促快時尚巨頭Shein停止將供應鏈向境外轉移,以確保國內產業的穩定。同時,日股的大幅上漲也與特朗普暫停部分國家對等關稅的消息有關,顯示市場對政策變化的敏感性。特朗普在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的推動下,甚至曾考慮過對進口產品徵收25%的全面關稅,或實施基於貿易逆差的「對等」方案,顯示其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明顯。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其核心政策之一,旨在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和重塑國際貿易秩序。然而,這些政策也引發了貿易摩擦、通脹壓力以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近期,特朗普再次提出提高關稅的可能性,加劇了市場的擔憂。金融機構的策略師對此亦有警惕,並選擇性地披露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未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繼續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