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续:前高官告诫美国,切莫低估中国实力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延燒,近期拜登政府前高官公開撰文警告,美國切忌自負低估中國的實力。這份警告不僅反映了對當前中美關係的深刻擔憂,也揭示了美國在評估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時可能存在的誤判。自特朗普時代開始,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在拜登政府任內並未顯著調整,甚至在部分領域有所擴大。然而,這種策略是否能夠有效實現美國的目標,以及其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最初旨在縮小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慣例。時任總統特朗普認為,中國長期以來利用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從美國獲取了巨大的利益,而美國則因此遭受了損失。他採取了對等關稅措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試圖以此迫使中國讓步。然而,中國並未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而是採取了反制措施,對美國商品也加徵關稅。這種關稅戰最終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衝突,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正如劉兆佳所指出的,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關稅戰,實際上是向中國發起了一場「攤牌戰」,而這將犯下重大歷史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在關鍵衡量標準上,中國已經在多個領域超越了美國。例如,在製造業產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部分高科技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都遠超美國。此外,中國還積極推動數字經濟和綠色能源的發展,這些領域也具有巨大的潛力。拜登政府前高官坎貝爾與杜如松在文章中強調,美國不應低估中國的實力,而應正確認識中國的發展趨勢。他們警告說,如果美國繼續抱持自負的態度,可能會錯失戰略機遇,甚至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落敗。彭博社的報導也指出,摩通策略師在評論關稅政策時,隱去部分不利於美國的資訊,這反映了美國國內對中國實力評估的偏差。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暴露出美國體制的一些問題。例如,美國總統有權單方面決定關稅政策,而國會的制約力量相對較弱。這種情況使得美國的關稅政策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缺乏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正如經濟日報報導,特朗普批評中國數十年來利用美國賺取了足夠的利益,並指責拜登政府讓美國走向財政災難。然而,這種指責並不能掩蓋特朗普政府自身在關稅政策上的失誤。事實上,關稅戰不僅沒有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反而加劇了全球貿易的緊張局勢,並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了損害。美財長也強調,市場持續低估了特朗普,並表示川普政府放眼讓長期經濟繁榮的基本面。

總而言之,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經濟、政治和戰略等多個層面。拜登政府前高官的警告,提醒美國必須正確認識中國的實力,避免自負和誤判。美國應該採取更加務實和建設性的態度,與中國進行對話和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持續的關稅戰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加劇緊張局勢,損害各方利益。美國需要重新評估其對華政策,尋找一種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