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亞馬遜叫停多項商品訂單,供應商被逼「硬啃」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延燒,近日亞馬遜(Amazon)取消多個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產品訂單,引發供應商的擔憂與市場的關注。此舉被視為美國電商巨頭試圖降低受關稅政策影響風險的策略,也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緊張局勢。
自2018年以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雙方互相加徵關稅,導致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發動的關稅戰,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並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慣例。然而,這項政策也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了負面影響,提高了進口成本,並擾亂了全球貿易秩序。彭博社的報導指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策略師在評論關稅政策時,曾隱去部分報告內容,顯示出對關稅政策影響的敏感性與不確定性。
亞馬遜此次取消訂單的範圍涵蓋多種商品,包括沙灘椅、滑板車、冷氣機等。香港01、Yahoo財經、以及Hong Kong Economic Times等媒體均報導了此消息,並引述彭博社的消息來源。這意味著亞馬遜正在積極調整其供應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關稅環境。對於供應商而言,這無疑是一項重大打擊,部分供應商被迫「硬啃」,承受訂單取消帶來的損失。TVB新聞報導,部分在亞馬遜平台經營的中國賣家正考慮加價或退出美國市場,顯示出關稅戰對企業經營的直接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並非唯一受到關稅戰影響的企業。許多美國零售商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不得不尋找替代供應商或提高產品價格。關稅戰不僅影響了中美兩國的貿易關係,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Wealth.com.tw的文章提到,早在2018年,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公司就曾被指控遭到中國軍方駭入伺服器,顯示出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摩擦之間的複雜關聯。i-cable.com的報導指出,亞馬遜電商平台約有40%的產品是直接向供應商採購的,因此取消訂單對供應商的影響尤為顯著。此外,UAnalyze.com.tw的報導也證實了亞馬遜取消訂單的消息,並指出此次取消訂單並未事先通知供應商,加劇了供應商的困境。
總而言之,亞馬遜取消訂單的事件是關稅戰背景下,全球供應鏈調整的縮影。這不僅反映出美國電商巨頭試圖降低風險的策略,也凸顯了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關稅戰對企業和消費者都帶來了挑戰,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並尋找新的市場機會。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以及全球貿易秩序的重塑,將持續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