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争议 世贸会议上至少20代表团批评美国政策 包括香港
全球貿易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再次成為焦點。近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議上,至少20個代表團據報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其中更包括香港、中國等經濟體。這一事件不僅凸顯了國際社會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也反映出全球貿易體系正面臨的挑戰。
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頻繁祭出關稅措施,試圖改善貿易逆差、保護國內產業。然而,這種單邊主義的做法引發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強烈反彈。例如,在2025年4月,特朗普曾批評中國向世界市場展示缺乏尊重,因此將對等關稅稅率由104%增至125%。此舉旨在向中方施壓,要求其改變貿易行為。然而,這種做法不僅未能有效解決貿易問題,反而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更甚者,白宮幕僚據報曾提議對大部分進口商品徵收約20%的對等關稅,顯示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日益加強。
此次在WTO會議上,多個代表團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批評,體現了國際社會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普遍不滿。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已就美國的措施向WTO提出申訴,認為這些新關稅明顯違反了WTO規則。除了中國,瑞士、挪威、哈薩克、新西蘭、英國、澳洲、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也表達了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滿。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一直以來都支持和奉行自由貿易,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香港建造商會亦發表聲明,支持特區政府反對美國單邊關稅措施,強調美國以對等關稅的名義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毫無理據。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承認,關稅政策可能在過渡期帶來困難,但最終會是一件美好的事,並表示希望能夠與中國達成協議以降低關稅。然而,白宮官员澄清,特朗普所指的125%是對等關稅,連同之前因芬太尼問題加徵的兩成關稅,對中國徵收的總關稅是145%。這顯示出美國的關稅政策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並可能對全球貿易產生進一步的影響。此外,美國光公司也向晶片買家收取附加費,以抵消關稅,這也反映出美國企業在關稅壓力下的應對策略。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全球貿易中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反彈。儘管美國試圖通過關稅措施來改善貿易狀況,但這種單邊主義的做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維護多邊貿易體系、遵守WTO規則是解決貿易爭端、促進全球貿易繁榮的關鍵。未來,各國應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應對全球貿易挑戰,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蔓延,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