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印度iPhone產量增六成,供應商加速轉移出華

蘋果公司正加速調整其全球供應鏈布局,印度已成為其重要的製造基地。根據彭博社的最新報告,截至今年三月的十二個月內,蘋果在印度組裝的iPhone產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近六成,產值達到220億美元(約台幣7216億元)。這一數據不僅凸顯了蘋果積極分散生產風險的策略,也反映了印度在智慧手機製造領域日益增強的實力。

蘋果將生產重心轉移至印度,並非一蹴可幾。早在2014年,蘋果便已開始探索將部分業務遷出中國的可能性,但由於生產自動化程度的限制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進展相對緩慢。然而,近年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溫,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增加,蘋果加速了其「去中化」的步伐。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爭端,使得蘋果面臨著更高的生產成本和潛在的貿易壁壘。將生產線轉移至印度,有助於蘋果降低關稅成本,並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除了關稅因素外,印度政府也積極推動「印度製造」政策,為蘋果在印度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印度政府不僅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還積極改善基礎設施,吸引外資投入。此外,印度龐大的人口紅利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也為蘋果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潛力。蘋果在印度組裝的iPhone不僅供應印度國內市場,還出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提升了印度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根據Yahoo財經的報導,蘋果去年從印度出口的iPhone總值已超過170億美元,成為其重要的製造新基地。

蘋果在印度供應鏈的擴張,也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蘋果的供應商,如富士康、緯創等,紛紛在印度設立生產基地,增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同時,蘋果也積極與印度本土企業合作,共同打造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蘋果降低生產成本,也有助於提升印度本土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蘋果的轉移策略,也促使其他科技公司重新評估其全球供應鏈布局,加速了供應鏈多元化的趨勢。

總而言之,蘋果在印度組裝iPhone產量的大幅增長,是全球供應鏈重塑的重要體現。這不僅反映了蘋果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和關稅挑戰的積極策略,也彰顯了印度在全球製造領域日益增強的吸引力。隨著蘋果在印度供應鏈的持續擴張,印度有望成為全球智慧手機製造的重要中心,並在國際貿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蘋果的「去中化」進程,將持續影響全球科技產業的格局,並為其他企業提供重要的參考。

You May Have Mi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