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汽車關稅或將放寬,我是有彈性的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在關稅議題上展現出其一貫的風格,即在強硬立場的基礎上保留「彈性」。他表示,對於可能暫緩25%的進口汽車關稅一事,他本人「非常有彈性」,這也引發了市場對於全球貿易政策走向的關注。此舉不僅影響著汽車產業的鏈條,更牽動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

川普的此番言論,並非空穴來風。他透露自己近期與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會面,並表示「幫助過庫克還有整個生意」,暗示其在關稅政策上可能做出調整。此前,美國已宣布緩徵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關稅,這也為市場帶來了些許緩和的信號。然而,川普也強調自己「並未改變心意」,這意味著他仍將以保護美國產業為優先考量,而關稅政策的調整,將會是策略性的、有目的性的。這種「強硬中帶彈性」的策略,也體現了川普在貿易談判中的獨特風格。

此次川普考慮暫緩汽車關稅,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予汽車製造業時間,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本土。這與他一直以來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相符。然而,25%的汽車關稅一旦全面實施,將會對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不僅會提高汽車的生產成本,還可能引發貿易戰的升級。聯準會理事沃勒也指出,若川普恢復實施完整對等關稅,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3%飆升至25%,這將導致美國經濟「降速到爬行」,失業率也可能隨之上升。因此,暫緩關稅的舉動,可以視為一種權衡利弊後的策略選擇。此外,川普也考慮豁免25%的汽車零組件關稅,旨在讓更多公司有時間適應新的政策環境,並鼓勵其將生產線遷回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的「彈性」並非毫無底線。他強調自己「非常有彈性的人」,但這並不代表他會完全放棄關稅作為貿易談判的籌碼。他希望通過關稅政策,迫使其他國家在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以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關稅政策的走向仍存在不確定性,市場需要密切關注川普的言行,以及全球貿易談判的進展。目前市場反應也顯示,在川普鬆口考慮豁免汽車關稅後,美系車廠股價應聲翻紅,顯示投資者對此消息的正面解讀。

總而言之,川普在汽車關稅問題上的態度,體現了他一貫的貿易政策風格:以保護美國產業為核心,同時保留政策調整的彈性。這種策略既能向國內選民展現其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又能避免貿易戰的全面爆發。然而,關稅政策的最終走向,仍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形勢、貿易談判的進展,以及川普自身的政治考量。未來,全球市場需要持續關注相關動態,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與機會。